返回第三八九章 督师杭州(第2/3页)  大清巨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艘战舰?要多少银子?”

    听的这话,易知足心里不由的暗喜,看来道光是起意要建造舰队以保护东南海疆了,略微沉吟,他才道:“咱们大清海岸漫长,至少需要两支规模不小的舰队南洋舰队和北洋舰队,按二十艘主力战舰,一百艘各种辅助战舰来算,三千万两银子应该差不多。”

    “三千万!”僧格林沁喃喃道:“这将近是朝廷一年的岁入了。”

    三千万,易知足这已经是大打折扣了,怕的是吓着道光,他可是巴不得朝廷起意打造舰队,如此,朝廷才会急缺银子,这有利于他推动铁路修建,也有利于朝廷放纵元奇的发展,毕竟元奇有能力为朝廷额外增加足够多的银子。

    笑了笑,他才不急不缓的道:“打造舰队,确实相当的耗费银子,不过,不能只看开支,不看节约。”

    “这话如何说?”

    “大清现有的海防,别说是抵御西洋各国的舰队入侵,就连缉查鸦片走私都没有能力,说句不好听的,形同虚设。”易知足毫不客气的说道:“海防策略应该转换思路,改被动性防守为攻击性防守。

    打造舰队,就属于攻击性防守,两支规模庞大的舰队,完全足以防守大清万里海疆,如此一来,沿海各省的水师可以大规模裁撤,沿线海防工事也没必要再维护,只需要守住几个重要的点便可,每年能节省多少银子?

    再则,打造舰队,也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可以分批投入,十年之内,舰队能够成形,就已经不错了。”

    僧格林沁点了点头,每年三四百万的投入,朝廷紧紧裤腰带还是能够拿得出来的,看来,这打造舰队,还是大为可行的。

    就在水师战船队浩浩荡荡的沿江南下,经运河前往杭州之时,一支由一百多艘大小货船组成的船队也正经岳阳一路顺江而下,所有的船上都满载着一包包的粮食,船舷两侧都标写着大大的“赈济安徽河南水灾”,船头上飘扬的白底蓝框的旗帜上则写着“元奇”两个大字。

    随着元奇在江南扩张,东南半壁各省如今不知道元奇名号的士绅商贾还真没几个,大江之上过往船只,看到元奇如此大规模的赈灾手笔,都是暗暗咋舌,在感慨元奇实力雄厚的同时,也佩服元奇的善举,如此大手笔的善举可说是闻所未闻,不少船只纷纷主动避让,更有人高声为元奇喝彩。

    居中的一艘大船上,四十多岁的范学举坐在船舱里悠闲的抽着旱烟,他原本是广州西关“四海钱庄”的二掌柜,在元奇兼并广州钱业之时,率先并入元奇,这一冒险之举为“四海钱庄”的所有掌柜伙计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他身为二掌柜更是受益匪浅,如今已是元奇安庆分行的大掌柜,实则就是元奇在安徽的一省总掌柜。

    这次元奇赈济安徽河南水灾,前往湖南采购粮食,因为数额巨大他不放心,亲自出马,他很清楚,元奇这次大手笔赈灾不仅利于元奇在安徽迅速打开局面站稳脚跟,而且还能为元奇向周边几省扩张打下基础,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看着沿途避让的船只,听着不时传来的高声陈赞,他对大掌柜易知足着实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一次赈灾,元奇的名号怕是要响彻大江南北,虽说投入不少,但还真是值得!

    杭州,北关码头。

    浙江巡抚刘韵珂带着杭州城里大小文武官员恭候在码头上迎接钦差大臣,天气正是最酷热的时候,虽然坐在临时搭建的长棚里,但烈日当顶,又没有一点风,一众官员仍然如同坐在蒸笼里一般,尽管不停的摇着折扇,但一个个前胸后背都湿了一片。

    刘韵珂年纪不大,还差一年才到知天命之年,他是嘉庆十九年进士,宦海二十年,从七品小京官做到一省巡抚,而且还是浙江巡抚,实则也算是一帆风顺了,当然,没有这一场战争,他怕是还在四川做布政使,他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