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六七章 朝议元奇(第2/3页)  大清巨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漕帮可以选拔六七岁的孩童进入新式学堂读,一应该用,元奇承担,各方面都能保证是最好的,如此,花费十年二十年时间,漕帮就能积储足够的技工和技术人才,届时,垄断大清的铁路修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杜长德道:“元奇有什么条件?”

    易知足含笑道:“元奇在两江发展,自然是离不开漕帮的大力支持。”

    “在下敬易大人一杯。”杜长德举起酒杯道,一口将酒干了,他站起身拱手道:“在下不胜酒力,先告退一步,还望易大人见谅。”说着又看向吴飞扬道:“少帮主身为地主,须的将易大人陪好。”说着,又是一揖,这才缓步离开。

    待的杜长德出了房间,吴飞扬连忙伸手道:“易大掌柜请坐。”说着举杯道:“易大掌柜明日启程,今日就算是饯行宴了。”

    杜长德出了酒楼,随即上了艘小船,径直赶往下码头,进了吴宅,便直趋后院,见他如此快就折了来,且是一个人,吴朝阳有些意外,让座后才问道:“如何?”

    “在下觉的,对于漕帮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杜长德坐下后缓声道:“大清修建铁路,可能是势在必行。”说着,他细细的将与易知足的谈话复述了一遍。

    默然良久,吴朝阳才开口道:“元奇在广东实力不小,更是出了名的有钱,咱们漕帮在江南江北十多万帮众,两家联手,会不会招来无妄之灾?”

    这一点,杜长德还真是没有想到,元奇有钱,漕帮有人,两方联手,朝廷岂能不有所忌惮?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如此看来,那就唯有等到朝廷明确表态再做考虑,朝廷若是大力支持修建铁路,咱们漕帮十多万帮众的生计,朝廷也不可能置之不理,届时再提出,也就顺理成章。”

    王朝揖微微颌首道:“这不是小事,得找机会召集众当家的吹吹风,另外再安排一批人去广州详细全面的打探一下铁路在西洋是个什么情形?元奇的那些个厂子义学什么的也要打探清楚。”

    江南已是一派初春景象,京师却依然寒冷,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内,道光埋头批阅着奏折,总管太监蹑手蹑脚的进来,轻声禀报道:“皇上,有广州和江宁的折子。”说着,恭恭敬敬的将几本折子放在桌子上。

    批阅完一份折子,道光才拿起那几份折子翻看,过年后他就吩咐过,广州和江宁的折子,无须写节略,随到随送,广州来的几份折子是钦差大臣辅国公绵性、两广总督琦善、广州将军德克金布、广东巡抚怡良、户部左侍郎吴其浚,粤海关监督豫堃等几人写来的。

    所说的几乎都是佛山铁路通车一事,众口交赞火车速度快,运输量大,亲身乘坐了火车的还详细的叙述了做火车的感受,快如奔马,却不颠簸,坐火车犹如坐在屋内,能看报喝茶,洗漱入厕一应俱全,即便是长时间乘坐,亦无不适。

    绵性的折子最长,详细的禀报了一列火车拖挂的车厢,一节车厢的大小和运载量,火车的速度,沿途的停靠等等,末尾写到,火车的营运盈利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考核。

    火车铁路,道光眼下并且不是很上心,他关心的是元奇团练的调动情况,但几份折子上却都没提及到元奇团练,他连忙翻看来自江宁的林则徐的折子,这才得知,元奇团练早在年前就已分批出城。

    看到这里,他不由的放下心来,暗赞了声,元奇团练五千之众离开广州,居然能将广州城里一众大员瞒的死死的,这还真要几分能耐。

    接着往下看,林则徐在折子里建言加强天津防务,若是天津囤积重兵防守,而江宁却毫无防备举措,英夷必然避实就虚,攻击江宁,并且详细说明,英夷有蒸汽轮船,完全具备逆江而上攻击江宁的能力。

    道光原本就担心英军舰队直接攻击天津,然后兵临京师城,这个建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