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 珐琅表(2)(第1/3页)  大时代的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双层珐琅面盘和栩栩如生的活动人偶,皆以掐丝珐琅技术手工精制而成,将时间流逝的概念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复杂精细的掐丝珐琅技艺被生动地运用,绝对是美感与工艺的完美结晶。

    画珐琅,两种工艺大有不同。所谓画珐琅,也就是用珐琅彩直接作画,它的工艺是胎胚先烧上一层不透明的珐琅釉作底层,而后再绘画,入窑烧制而成。17世纪末,画珐琅由西方传教士和商人带入中国。

    其中微缩彩绘珐琅是日内瓦制表七大工艺之一。在18世纪末,日内瓦的珐琅大师创造出“无色透明釉彩下的绘画”,以其艺术创造的精确和经久不变的迷人外表着称。

    微缩彩绘珐琅先在金属表盘上覆盖一层抗变形的珐琅釉,烧制出没有一点瑕疵的盘面。彩绘师在表面涂上数层白色珐琅釉,才开始绘制。彩绘师要用特制的针笔,以高倍显微镜放大作为辅助工具,用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细心绘画。

    再用高温焙烧,让色彩不断加重,直至发出夺目的光彩。因为每种釉料受热后颜色变化不同,往往需要多重上色搭配多重烧制才能完成。

    完成一块微缩彩绘珐琅面盘远比装配一枚陀飞轮机芯还难上许多,需要漫长的时间,过程中有很高的淘汰率,而且培养一名彩绘师比制表师要困难的多,种种这些造成了微缩彩绘珐琅表价值居高不下。

    积家要求高温窑来融化珐琅粉末。

    表盘是逐层加热而成,每层都要加热到很高的温度。这种反复的烘烤最终让珐琅沉淀,因此经过很长时间也不会开裂。装在6点钟位置的飞行陀飞轮是自制的。

    纯粹的白色珐琅表盘的优雅气质是这款超薄陀飞轮腕表的主要特征。这种设计非常巧妙,手工切边的陀飞轮棒,顶部是一颗尖晶石,安置在5点钟的位置。显示有宝玑风格阿拉伯数字的钟盘字环在偏离中心的位置11点钟处,跟陀飞轮面对面。

    这块表的厚度是7.45毫米,581型机芯的厚度是3毫米。陀飞轮专利217周年纪念,陀飞轮是亚伯拉罕·路易·宝玑的一项革命性的发明,“陀飞轮日”的纪念再加上一块具有机械和艺术美感的腕表,实在迷人。

    这款表跟其他的高珀富斯时计一样,是一款极富设计灵感的产品,设计特征兼具机械创新和现代美感。在这款表壳上,珐琅在这种三维外观上发挥着非常微妙但是很重要的作用。

    盖住表面上半部的表盘是用黑金制作的。跟这部分相对的是白色分钟圈、数字、时标和动力储备,都用大明火技法制作而成,雕刻成空洞效果然后用珐琅填充。这块表的下半部分则将机芯展露出来。

    珐琅所做的表盘几乎很少出现在低价位里,限制于成本。珐琅表盘和普通表盘的差价过于庞大,表款的价格自然也节节高升,这也是让不少爱好者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哪怕是民间也有不少做珐琅技艺出色的爱好者,又无法很好的解决“机芯”问题,尤其是涉及打磨、复杂功能的问题。珐琅亲民化的路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冶炼。

    珐琅,英文名为“enamel”,最初是由古波斯传入中国的一种工艺。被音译为“佛郎”、“法郎”。由于珐琅看起来有瓷质感觉,兼具珠宝与玉的润泽,人们就加上了“王”字旁,便成了今天的“珐琅”二字。

    具体说,珐琅工艺是由石英等金属氧化物混合后,放入容器再加入清水研成粉末,用油料调和后变成玻璃质涂料,再像画油画那样施艺于金属或瓷器质胎体外,再经过炉窑烧制而成,这种用珐琅装饰过的器物便是珐琅器。

    珐琅有玉的温润、珠宝的光辉、骨瓷的细致,最重要的是这种材质历久弥新、不会氧化褪色。即使经过上百年,珐琅明亮的色彩也不会退却。而全人手绘画的珐琅腕表,时至今天也无法被任何机器取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