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章 汝瓷(4)(第1/4页)  大时代的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汝瓷的发展困境:年轻人嫌手工技艺赚钱少、活辛苦,无人...

    汝瓷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门重要遗产,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传承了绵延不绝的工匠精神。

    汝瓷是一首无字的诗,是一幅立体的画;是一串跳动的音符,是一曲文化的绝唱;是一道华夏文明的灵光……

    在明媚的光照下,颜色会青中泛黄,恰似雨过天睛后,云开雾散时,澄清的蓝空上泛起的金色阳光。而在光线暗淡的地方,颜色又是青中偏蓝,犹如清彻的湖水。

    如月辉闪耀,清雅素静、光泽柔和、富有水色,沉实大度、静穆高华、淳朴敦厚,充满神韵,柔美玉润,手触有明显酥油感觉,汁水莹厚,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

    月白汝瓷以传统手工艺制作,以手工拉坯、修坯等多道工艺制作成型,精密细腻,厚薄有度,胎骨匀称。釉面细腻温润,光滑如脂,如云朵之无暇,不染纤尘的纯洁。

    釉层光亮,匀净细润,开片密布,釉色天蓝。色调凝而不滞,外形华而不艳;柔光澹澹,清雅绝伦,釉色天蓝,弥足珍贵。

    汝窑把玩时应将汝窑内外洗净,避免有油污接触汝瓷;

    使用时,可用养壶笔沾茶汁滋润汝窑表面,此后可欣赏汝瓷表面蝉翼纹之变化,甚至变成无色透明的玻璃体。

    真品厚重而有质感,抚之如脂;仿品却精致无比,重量较轻。

    真品汝瓷的支钉为3、5、7个,分布均匀,且支钉痕小,形如芝麻,呈灰白色;仿品的支钉形状和色泽均可明显分辨。

    通过30倍以上放大镜观看,真品内气泡清晰可见,似晨星闪烁仿品气。

    月3日,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以2.943亿港元的天价成交,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

    这是继2012年香港苏富比经过34口叫价,以2.0786亿港元成交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之后,再一次刷新汝窑瓷器在高端拍卖市场会的纪录。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由于长期兵燹之乱,汝窑被毁,配方工艺失传近千年。明清两代都曾努力仿制,但均未成功。

    清康雍乾三朝是中国瓷器烧造的又一座高峰,但唯独仿制汝瓷失败,当时匠人中有“造天青釉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诗人也发出“人巧久绝天难留,窑空烟冷其奈何”的叹息。

    说话间,王君子从屋内拿出几件汝瓷介绍道:“这是莲花温碗,在宋朝用于温酒。这是盏托,古时宫廷和官宦之家喝羹汤用的。”记者以手抚之,感觉这些器具表面十分光滑温润。

    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君子主要生产汝瓷造型摆件,如弦纹尊、莲花碗、水仙盘、玉壶春、裹足洗等,一般出口到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还有不少外国人慕名前来求购。

    改革开放40年来,汝瓷烧制技术经历了煤烧窑到气烧窑的变革。“原来用匣钵烧制,现在改为气烧后,直接放到碳化硅板上烧制,不仅环保,而且燃烧率高,烧成率也提高了十几倍。”

    王君子说,这种烧制方式能自动控制加热,使燃烧更充分,更便于掌握汝瓷的生物曲线;制作工艺方面,原来是手工揉泥、炼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炼泥机,大大提升了烧造效率。

    王君子从小就喜欢瓷器,他从1986年开始收藏和研究瓷器,1997年正式烧制汝瓷。王君子说,他祖上烧仿宋汝瓷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代,为试验汝瓷配方世代努力。王君子是家族汝瓷技艺的第32代传人,他的3个儿子如今也都在汝瓷烧造行业发展。

    为了获得汝瓷配方,清凉寺汝官窑遗址每次挖掘时,王君子都在场。“每次挖掘后丢弃的废料,像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