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60芯片(大章)(第2/3页)  数字王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虽然要到2017年才能交付,但是前期的工作,还是要提前做起来。

    厂址设计、人员招聘、生产线调试等,一年的时间还真不一定够。

    仅仅是“无尘室”的要求,就能花费巨大的心血,因为现在的晶体管实在太小,无尘室里不允许有直径超过0.5微米的颗粒,里面的空气每分钟要过滤10次。

    虽然截止到16年4月,国内晶圆厂也不过是两三家,但预计今年年底,将会突破十家,台资和外企疯狂布局大陆,和合资汽车有一拼。

    根据赵子明搜集到的信息,大家清一色选择12nm生产线,对于人才的争夺,不可谓不激烈。

    数字集团唯一的优势,就在于阿斯麦公司的光刻机。

    芯片良品率取决于晶圆厂整体水平,但加工精度完全取决于核心设备“光刻机”。

    阿斯麦横扫天下,作为全球唯一的高端光刻机生产商,谁能率先买到货,谁就能率先具备生产工艺。

    数字集团也算是提前掌握了一大杀器,对于接下来残酷的市场竞争,有了博弈的本钱。

    其他公司只能从日本的尼康和佳能那里进口光刻机,但技术远远不如阿斯麦,虽然谈不上不足为虑,却已经错失不少先机。

    但是有了光刻机,并不代表高枕无忧,要知道晶圆厂的核心设备还是蚀刻机、离子注入机。

    相比于光刻机,国内的刻蚀机要好很多,16nm刻蚀机已经量产运行,7-10nm刻蚀机也在路上了,美帝那边也很贴心的解除了对中国刻蚀机的封锁。

    不过离子注入机又寒碜了,到现在还没有一台国产商用机,70%的市场份额是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涂感光材料得用“涂胶显影机”,日本东京电子公司拿走了90%的市场份额。即便是光刻胶这些辅助材料,也几乎被日本信越、美国陶氏等垄断。

    困难重重,不过再难,也得上。

    当然,这里说的是晶圆代工厂,只制造不设计。

    随着芯片越来越复杂,设计与制造就分开了。

    有些公司,只设计不制造,比如华为海思,当然也有鼎鼎大名的高通,amd。

    有的公司,只制造不设计,比如台积电,台湾在这边是巨无霸,美国韩国都得靠边站。

    华为和台积电也是老搭档,华为设计芯片,台积电制造芯片。

    数字集团目前能选择的突破口也只有晶圆厂,其他几个领域暂时无能为力。

    硅原料方面,硅石虽然很多,但高精度的硅制造难度太大,用于太阳能发电的高纯硅99.9999%,全世界超过一半是中国产的;芯片用的高纯硅要求99.999999999%,几乎全赖进口,传统霸主是德国和美国。

    芯片设计领域,不光要烧钱,也需要烧时间,属于试错周期较长的核心技术,想一想,70亿个晶体管在指甲盖大小的地方组成电路,电子在芯片上跑来跑去,稍微有个pn结出问题,电子就会堵车。判断电路设计是否靠谱,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用,大规模、长时间的用,实践出真知。

    这样一来,数字集团只能从代工厂出发了,终究算是一个不错的领域,虽说依旧受制于人,但路要一步一步来,妄想一步登天,迟早会摔一个大跟头。

    再说了,制造厂做好了,也未必不能翻身。

    作为台湾最大的企业,台积电包下了全世界晶圆代工业务的56%,规模和技术均列全球第一,市值甚至超过了英特尔,成为全球第一半导体企业。

    赵子明大脑纷繁复杂,一会想起未来,一会又沉思当下,各种灵感交织,各种想法浮现,甚至莫名想起最近的狂欢。

    也许算是另一种程度的心流,几乎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