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53独断专行(第1/2页)  数字王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子明的公开演讲在雷鸣般的欢呼和鼓掌声中结束,此时,公司的每个人都已经摩拳擦掌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在这个时刻,一次谆谆教导的大会已经变成了一次群情激昂的军事动员,一个曾经穿着百元淘宝衬衫到处乱晃的腼腆大学生,已经变成了可以鼓舞三军的真正将领。

    不同背景的人从中听到了不同的味道,收获了不同的东西。

    然而,整个公司一改之前迟疑不定,乃至焦躁不安的状态,每个人坚信,在赵子明的领导下,没有不可战胜的对手,没有无法消灭的敌人。

    当然,再伟大的愿景,再崇高的信念也需要落到实处。

    如果不能脚踏实地,再激昂慷慨的鼓励,最终只是一次心理上的狂欢。

    随后三个小时,赵子明就通过董事会下发了企业管理的暂行办法。

    洋洋洒洒上万言,既有宏观层面的价值观,又有执行层面的现在规定。

    在宏观上,按照能力价值观,将所有员工分为五类。

    第一类,价值观和公司匹配、能力非常强;

    第二类,价值观和公司匹配,能力较强。

    第三类,价值观和公司匹配,能力一般,

    第四类,价值观和公司不匹配,能力一般。

    第五类,价值观和公司不匹配,能力很强。

    公司的策略是提拔第一类、拉拢第二类、改造第三类、清除第四类、打击第五类。

    核心思想就是:一个人价值观和公司不匹配的话,即使能力再强,也不会加以使用,甚至能力越强越要打击,因为造成的危害会越大。

    当顾盼看到这一条时,下意识想笑,她立马就想起了离职的褚文胜,“没想到赵总还挺可爱的,心眼这么小。”

    随后又看到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所有的管理人员必须在一年的时间内,找到可以替代本人的公司认可的人员,如果找不到的话,第二年不会派给新的业务,不会有升职加薪,如果两年之内还是找不到,必须离职。”

    顾盼忍不住吐了吐舌头,这样子看来,老板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意思。

    短短的几个小时,董事会根本不可能提出成熟的方案,这应该就是赵子明的独断专行。

    然而,公司管理从来没有一成不变、万世不移的办法,适合自己才是好的,从目前来看,赵子明有试错的资本。

    管理一家公司,有两个最重要的权力,一个是人事权,一个是财权,管人和管钱。

    现在老板已经紧紧抓住了这两点,即使有什么不适,也能快速调整。

    毕竟,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最需要的特质应该就是自我进化。

    当三五个人创业的时候和后来要管成千上万人的时候,企业家的状态是非常不一样的。

    从这一点来说,顾盼就很佩服赵子明,入职以来,她发现,整个公司其实真的是他的一言堂。

    公司内部并没有一个真正能赵子明平起平坐的合伙人。

    虽然王天宝、沈依依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他伙伴的角色,但下属终归是下属,不可能像合作伙伴那样亲密无间的交流。

    所以说,赵子明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靠的就是自我反省、快速进化的能力。

    几乎很多商业案例中,都有独断专行导致公司失败的例子。

    然而,对于赵子明来说,他的独断专行、孤注一掷正是公司不断走向成功的根本。

    也许这就是天才企业家和平庸人士最大的差别。

    顾盼大致浏览一下,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针对管理层的,和她的关系不大。

    想想也是,五十个普通员工跳槽,也没有一个核心领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