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章 琴棋书画绣五丫鬟(加更)(第2/3页)  日月同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鬟并无多大兴趣,紧跟着就问:“爹爹,过年我们还来外祖家吗?”

    李卓航想了下,道:“不来了。”

    李菡瑶问:“不拜年了?”

    李卓航狠狠心道:“不了。”

    李菡瑶有些失落。

    回到景泰府,李菡瑶并未因为陡然和表兄弟姊妹们分开而觉得日子无聊,相反,她忙的很。除了日常所学课业,父亲母亲帮她挑丫鬟,她也要跟着掌眼。

    丫鬟的挑选范围,有李家家生子,还有世代在李家工坊做事的织工女儿,牙婆也送来了十几个。

    这些女孩子全在六到九岁之间。

    第一关,先由王妈妈挑选;取中的人,被李卓航和江玉真集中教导半个月,从琴棋画到针黹女红,都教,然后考核,筛选出八名;最后,再让李菡瑶亲自挑。

    最终挑出五名女孩。

    她们是李菡瑶的丫鬟,又与普通丫鬟不同,除了伺候李菡瑶,还陪姑娘读学习。

    李卓航为她们赐名:听琴、观棋、鉴、赏画、纹绣。从这名字可以看出,她们每个人都主学一项。如听琴,便是陪姑娘学琴,她也有这方面的天赋。

    五女中,赏画和纹绣都出自太平工坊织工家,在织锦设计和刺绣方面有天赋基础;观棋和鉴则是李家家生子;听琴是从牙婆手上挑的。李卓航本不愿用外人,但听琴天赋很好,行事又温柔,便将她留下了。为此,又特将她家人全都接来,安置到李家工坊做事,可谓用心良苦。

    此后,李菡瑶便多了五个小丫鬟。

    这之前,李卓航已经告诉了江玉真,李菡瑶在江家种种情况,并江老太爷想结亲的决心。

    江玉真是知道父亲有些功利的,瑶儿聪慧过人,将来嫁妆必定惊人,一家养女百家求,父亲想亲上加亲原是人之常情;再者,侄儿江如澄也优秀,也配得起瑶儿,只是江家用这手段,叫李卓航怎么想?

    江玉真难受极了,又不好说父母的不是。

    李卓航知她伤心,委婉劝道:“岳父岳母也是舍不得瑶儿,怕她将来被人欺负,所以让澄儿娶她。”

    他给岳父岳母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江玉真在心内接道:“恐怕还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和李家那些族亲打算并没两样。”

    她道:“往后难见面了。”

    李卓航道:“我的意思,尽量少带瑶儿去外祖家。一来回避此事;二来,她既生为我李家独女,注定要遭人觊觎,为免将来受苦,我决定从今后将她带在身边,亲自调教。在学成成人之前,少在人前露面。”

    江玉真诧异道:“既带她在身边,又怎能不露面?”

    李卓航道:“若公然带着她,少不了麻烦。我打算让瑶儿扮作小厮模样,跟着我。墨文墨武有个弟弟,叫墨竹。回头让墨管家去把那孩子接来。”

    此后,李菡瑶便化成墨竹。

    未免留下后患,将来被人认出来,李卓航夫妇对她的相貌做了改装:墨竹的下巴上有颗黑痣,李菡瑶也贴了颗假痣;再将耳环孔糊住,掩住戴耳环的痕迹;再将一字眉的尾端描粗,往上略提,画成了两道英气的剑眉;再将眼尾拉长,杏眼近似丹凤眼;头上扎两个小羊角,脑后垂发。

    装扮完,与原来的相貌相去甚远。

    乍一看,连李卓航也没认出来。

    李菡瑶对父亲的安排很满意。

    她本就向往外面世界,又有志气,从此便跟着父亲潜心学习,把去外祖家的事抛在脑后。

    匆匆两栽过去,靖康二十年五月。

    与李卓远三年约期到了,李卓航觉得他经营不错,遂升他为大掌柜,总揽徽州一地所有李家买卖。

    李卓航亲去徽州监督交结此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