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96章 聂永的出路??(第2/3页)  夺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是由命运来定,陆铮的命最硬,这才是阎师最看重,最羡慕的地方。

    “怎么样?铮哥儿,你可为聂永想到了一条路?”阎老道。

    陆铮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才道:“阎老,目前朝中的局势,戴相的实力很大,扬州戴知府和戴相又是本家,据说两人之间还是远亲。聂大人在扬州不得志,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难道就没有活路么?天无绝人之路,聂永的命运就一定是第二个桂亮?”阎师又问道。

    陆铮陷入了沉默,他跟阎老所学的不是经典,不是时文,阎老的教的便是朝廷,便是官场,便是阴谋诡计,便是尔虞我诈。

    陆铮两世为人,对这些种种他都十分明了,可是对大康朝廷他却完全不懂,大康朝皇家的来龙去脉,大康朝地方豪门权阀的来龙去脉,还有当朝内阁各位大员,各省大员,皇亲国戚,地方封疆大吏等等,其中涉及到的各种纷繁复杂的关系,倘若没有人指点,要自己去钻研,去领悟,那的确是十分的困难。

    而这些所有的一切都在阎老脑子里装着,单单是南直隶行省牵扯到的各种纷繁复杂的关系,陆铮就学得够呛,不过,通过这些学习,陆铮对大康朝,对整个国家的了解变多了,这个世界的模样在他脑子里也因此变得清晰起来。

    关于聂永的问题,这是阎老给陆铮出的一道难题,陆铮已经思考了四五天了,着实感到非常的棘手。

    聂永是进士榜上的二甲头名,这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殿试第四名,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聂永能中第四名,可想而知他的才华有多厉害。

    因为厉害,聂永考中进士之后直接入了翰林,而翰林院又被称为宰相的摇篮,大康朝从立国以来,所有的宰相都是翰林院出身,没有例外。

    而聂永偏偏在翰林院出了乱子,他一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竟然得罪了当朝辅相戴相,卷入到了朝廷派系的争斗之中,他的结局便是被贬斥到江南,这才有了他三年新河县县令的艰难日子。

    从翰林院直接贬斥到地方,不啻于从天堂打入地狱,倘若聂永不是二甲头名也好了,普通进士下到地方补个缺,步步为营,徐徐图之,虽然前途有限,难以入阁拜相,但是胜在安稳。

    而像聂永这般,先被捧得高了,然后再摔下来,别人看到他脑门上像是写着字一般,那要翻身就非常的困难。

    聂永也不是庸才,他在扬州三年,肯定也想过不少办法,但是他一个人孤立无援,能有什么办法?

    而陆铮现在要替聂永想出一条路,这条路该怎么走?

    陆铮微闭双目,过了好久,他道:“阎师,我觉得聂大人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便是利用戴大人和梁大人之间的龃龉立刻出手。如果他能攀上梁大人的关系,就攀上了直隶总督詹天启,詹天启是太子的人,和戴相不是一个路数,这是唯一可行之路。”

    “哦?那你说一说,聂大人该怎么做?”

    陆铮道:“聂大人该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密信给梁大人,告诉他,戴大人和戴相之间虽然是本家,其实关系并不怎么密切,他们不是一家人,戴相是京城人,戴庸是江南人,同姓不同种,戴庸虽然攀附上了戴相的门楣,可是交情泛泛。这一封信可以壮梁大人之胆!”

    “聂大人做的第二件事,便是要上举荐一关键人来出任新河县县丞,此举名为举贤,实为以实际行动支持梁大人,压梁大人的宝,聂大人才能看到一线生机……”

    陆铮侃侃而谈,这个计划他已经在家里反复斟酌,仔细推演过,但是在阎老面前他依旧不敢大意,力求做到逻辑缜密,不出丝毫纰漏。

    陆铮和阎老交道打多了,这老头子目光非常的敏锐,只要陆铮的想法稍微有漏洞,被他抓住了往往就让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