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93章 全场无诗!(第2/3页)  夺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分明有诗才,为什么说自己不会作文作诗?”侧厅里面,张宝仪忽然大声道。

    正常情况下,侧厅里女眷们说话,外面院子和正厅大家都是听不到了。

    可是现在全场雅雀无声,再加上张宝仪实在是太激动了,她无法接受眼前这个结果,女流之辈嘛,情绪控制能力差很正常。

    只是她话一说,大家全听到了,却是说出了很多人心中想说的话。现在张浩然就想说这话,陈圭更想说这话。

    陆铮明明会作诗,为什么故意说自己不擅长?在止水文会是如此,到了张家宴席上也是如此,这不是给大家挖坑么?

    见过坑人的,没见过像陆铮这样坑人的,陆铮怎么也得给大家一个解释嘛!

    桂亮早已经捶胸顿足无数次了,现在他听到侧厅传出来的话,终于觉得自己该说点什么了。

    倘若现在不说话,以后恐怕和陆铮说话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一念及此,他道:

    “陆铮,侧厅女眷的话你可听到了?你为何这般矫情?明明会作诗,却偏偏称自己不擅作诗作文?”

    陆铮眼睛看向桂亮,心中十分的无奈,这年头说真话真没人相信啊,陆铮是真的不会作诗啊,他都是作弊的,他的诗都是抄的。

    可是眼前这情况他能这么说么?他倘若真和桂亮说实话,估计大家都只会觉得陆铮在讽刺桂亮吧?

    桂亮可不比孙义伯,孙义伯是无名之辈,桂亮则是扬州名儒,属于声名远播的那一类牛人。

    这样的巨头别说陆铮轻易得罪不起,就算是当今天子也不愿意惹这一类的名士,一念及此,陆铮神情变得非常的严肃,认真的道:

    “桂师,我以为读之人当以时文课业为第一。文会也好,诗会也罢,不过是众人争名而已,说穿了,不过是读人的取巧之道。

    我辈读人,当饱读诗,而后蟾宫折桂,登金銮殿,为天子解忧,为万民造福。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光阴似箭,逝者如斯,大好光阴,岂能虚度于画舫酒肆之中?学生不过十四五岁,扬名太过,必然飘飘然,陶陶然,自以为了不得,那弟子余生,恐和仲永何异?”

    陆铮这番话说完,桂亮和聂永两人脸色大变,而周围的众多才子和夫子们也都齐齐变色,一时众人齐齐低头,心中无不觉得惭愧。

    陆铮这话的确是他心中所想,陆铮读的目的科举当官,诗词歌赋在陆铮看来全是浪费时间,陆铮真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没用的玩意儿上面。

    当然,其中有些话也是陆铮瞎扯淡,读人博名那是必须的,陆铮也要博名,而且名气要越大越好,这年头读人名是第一位的。

    入朝为官,科考是一条路,举贤也是一条路,天子垂拱而治,读人名头越大,越有机会进入朝廷和天子的视线,所以,古往今来,能够真正做到淡泊名利的读人是极其罕见的。

    而恰恰是这种罕见,让那些淡泊名利,栽花种竹的隐士被人羡慕,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为朝廷效力,被皇帝赏识。另外一方面,读人心中却都羡慕一方田园世界,羡慕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境界。

    这种矛盾其实不止是古代人如此,现代人也是如此,现代人一方面追逐城市,在城市里面打拼挣钱,另一方面,他们又羡慕乡村,经常嘴里喜欢念叨在某某乡村买几间宅地,修几幢房屋,当然,在大康朝,读人对淡泊名利的尊崇,远远超过现代人希望能住乡下农舍的思想境界。

    而陆铮现在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这一番话说出来,无懈可击,桂亮都听得呆住了,他想象过陆铮可能的答案,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料到陆铮的回答会如此让他震动,让他汗颜。

    “阎师好锐利的眼力啊,此子的确不是池中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