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基因组是禾谷类作物中最小的,且易于遗传操作并与其他禾谷类作物存在共线性,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水稻目前已成为遗传学和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
97年的时候,水稻基因组测序国际联盟在植物分子学大会期间成立。
后来又有多个国家一同参与了进来,在经历了4年,到了2002年12月12日。
我国科学院、国家科技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国家自然基金会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已经完成。
至此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后的又一重大国际合作的基因组研究项目已经完成。
这个有重大的意义,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测序水稻的基因也不需要多个国家一起合作了。
一个国家就能完成所有的测序,比如我国就成功在18年的时候,一个由我国科学家主导、世界范围内迄今最大的植物基因测序工程顺利完成,那个工程产生的原始数据“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拷贝”,足足有17t之多。
不过这也是因为当时低下的电脑硬盘的读写速度,换做现在,一会就行了。
当时的科学家就完成了工程中3000份水稻的基因组数据的深度解析。
很自然这些数据现在在第二智慧科技也有一份。
在林奇看来这些可都是宝贵的数据,虽然现在的技术又向前发展了一些,但是想测序一个水稻的基因,还是需要一定的功夫,并不是分分钟钟的事情。
林奇感觉他特别幸福,因为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林奇也参与了基因的测序,用了最新的仪器,测序一种水稻,现在需要的时间大缩短了,只需要1天就可以了。
不过在参与测序的时候,林奇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提出了一个方法来加快测序的过程。
这个方案的原理是利用生物计算机来分担了一些工作,想到就去做。
最后在林奇和一众的科学家一起努力之下和系统的帮助,他们改良了测序的过程,让测序的时间大大缩短。
从原来的24个小时,到了现在的6个小时。
这带来的不仅仅是时间上的节省。
想想,如果林奇要做一个基因编辑的实验,做完之后,怎么才能验证是否成功?
答案很简单,只需要再进行一次基因的测序,把测试完的和之前的做对比,就知道“手术”是否成功。
在这样的情况下,节省时间就是提高效率,这给林奇在今后研究转基因水稻的工程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最快更新,阅读请。
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