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即将发售(第1/2页)  文艺界奇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之后的几天,庄言的生活又变得规律起来,白天没事的时候就写写舒克和贝塔,如果写累了就上“文艺界”或者“面对面”上去看看,偶尔跟读者们互动一下。

    中间陈佳清还把小颖送过来过一次,跟上次一样,大概六点多送过来,九点多才接回去。

    庄言也乐得跟小丫头多交流,他一个人天天在家呆着,总会有些孤独,来个天真烂漫,人小鬼大的小姑娘调剂调剂生活也算不错。

    至于陈佳清晚上去干什么,庄言没有去问,说不定她找了个新男朋友,隔三差五地出去约会也正常,他如果非要问,说不定会引起对方的尴尬。

    至于上网找房子的事情,庄言不知道怎么的,忽然心思淡了下来,也不是说不想搬,就是找起房子没有之前那样积极了。

    这样的日子过了大约有四五天,庄言忽然接到王立健的电话,告诉他说新书的排版已经定了下来,问他是不是要自己写一个序。

    庄言稍微想了一会,还是摇了摇头拒绝了为自己书作序的想法,序言这种东西,有也罢,没也罢,其实影响不是很大。

    而且活着这本书里有太多的这个世界不存在的东西,他要真的写序的话,无疑要适当地将这些东西讲解一下,但是庄言没有这个心思,所以就拒绝了。

    不过王立健似乎并不意外,也没再纠结,只是说了句“知道了”就没有再说。

    另外,王立健还告诉庄言,这本书的正式发售时间定在了八月十二号。还问庄言是不是要几本送给亲戚什么的,而庄言则是拒绝了,他现在除了鸭子这个朋友之外,还真的想不起来能给谁送书,如果真的非要想的话,倒是能送给陈佳清一本,不过这也才两本,就没有必要问出版社要了。

    至于定好的排版,庄言倒是无所谓,好不好看的他又给不了什么意见,出版社那边都是专业人士,他一个门外汉没有必要去指手划脚的。在庄言想来,只要书皮上有书名和自己的名字,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八月十二号就是后天,不过据王立健说,在八月十二号当天,庄言并不能在金陵这边的书店买到自己的书。

    首印两万本书,全部分布在燕京的各大书店里面。

    在燕京有很多家书店,光是中华书店就有十五家,中华书店类似于后世的新华书店,也是全国最大的国有图书发行企业。

    中华书店成立于1899年,至今已经十七年时间,在这十七年里面它已经成为图书行业的龙头老大。

    不过除了中华书店之外,燕京另有无数别具特色的大书店,比如老字号书店“言又几”“单向街”还有“普兰天空”,还有近几年开的书店,例如“华人之光”“甲骨文”这些新晋书店。

    粗略估计一下,光是一个燕京城,就有一百多家书店,所以出版社的想法是,先把书放在燕京售卖,然后再根据各书店销量,再决定运往各地的数量。

    对此,庄言没有什么意见,如果书卖得好,出版社自然会想办法开拓市场,如果销售情况不好的话,书放到再多的书店去卖也没有什么必要。

    庄言细细找了一下前身关于图书销量的记忆碎片,发现这个世界书籍的单本销量普遍比上一世要高很多,一般一本书一年卖到了二十万以上才能算是畅销书。

    而且中国一年图书总销量能够达到100亿册,销售收入能够达到七千多亿元。

    虽然这100亿册中,社科、工科工具书、教辅材料占了一半,文学类只占到百分之十,但是就是按照百分之十算下来,庄言也是吓了一大跳,这可是远远超过上一世中国每年的图书销量。

    从这个数据看,这个时代怎么会是文学没落的时代嘛,他明明比上一世还繁荣才是。

    但是再仔细搜索一下记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