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四四章 意识流(第1/2页)  文艺界奇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些人在说故事的时候喜欢把文字本身作为第一位,认为具有技巧性的语言是故事最重要的部分。但是这种认知,却又解释不了另外一种存在,那就是意识流,或许很多人看到这里会张大了嘴巴问,什么是意识流从来没人告诉你们什么是意识流,但是你们在不经意的时候可能会接触到这种东西,前些日子我在法国的时候,见到过一位作家,拜读过他的作品之后,我充分感受到了意识的流动特性。我先来给大家说说什么是意识的流动特性”

    庄言在文章里面提到了马塞尔普鲁斯特,为什么要提到意识流,是因为意识流的作品,在语言上总是有些反逻辑,让人感觉特别零碎,有些人一眼扫过意识流作品,脑子里面什么都留不下来。

    而为什么要提到马塞尔普鲁斯特,是因为他是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与大师,只不过现在他还没有获奖,所以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他。

    事实上,在原来的世界里面,马塞尔普鲁斯特也是在死后,人们才知道他的艺术成就,而在他死后,意识流才兴起。

    上次在法国的时候,庄言跟马塞尔近距离接触了,通过翻译尼尔,两人聊了一些关于意识流的东西,只不过他们当时并没有把这种手法定性,马塞尔说了一些关于意识流动性的事情,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写的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不过在文学方面他有自己的见解。

    当时马塞尔跟庄言聊过之后是十分惊讶的,因为本来在他眼中,庄言是一个实打实的现实主义作家,最多也就是在现实主义前面加一个“新”字,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聊过之后他发现,庄言对于意识特性的了解甚至比他还要深入,而且明显庄言对意识进行过研究和探讨,已经有了一个相对系统的理念。

    “这个话题,的构造,的技巧,的奥秘是说不完的,因为每一个文本,每一个独创性的文本都会一个非常新鲜的奥秘,让人不能穷尽。我们能做的就是思考和探索,而不是把自己囿于对技巧机构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的执着之中。”

    庄言敲下了最后一段文字,长长叹了口气,语言是传递思想的工具,而不是禁锢思想的牢笼,很多人都走入了这个误区,以为自己掌握了语言技巧就能写好。

    他向来认为大学中的文学专业学生在一起,不应过多谈论写作技巧,而应该多多讨论作品所表达的思想。这是大学生跟小学生的区别,但是现在很多大学生本末倒置,还在学着小学才会学习的东西。

    文章发到fof上之后,他就爬下了床,今天是周六,但是他还要面试司机。

    面试从十点钟开始,所以他不必急着去办公室。他自己在家里面做了个早饭,不过结果有些不尽人意,煮的稀饭放水太多,有些稠了,失去了稀饭的意义。

    正在吃稀饭的时候,“老年人活动中心”有人冒泡,还艾特了他。

    段祺瑞庄言小子呢,我看到有人骂你。

    李伯元我也看到了,芝泉你要帮忙骂回去

    段祺瑞正有此意。

    庄言听了他们的语音吓了一跳,正要回复安抚他们两句,马寅初也冒泡了。

    马寅初不用帮他了,他已经骂回去了,我正在看,还没看完。

    段祺瑞吆喝,不错,小子有进步,我去拜读拜读。

    李伯元我也去。

    群里又安静下来,庄言把刚才打的几个字又删除了,然后揣着手机去了校长办公室。

    助理方芸以已经在自己的办公桌就位了,看到庄言过来,本来萎靡不振的她连忙坐直了腰。

    刚才庄言没来的时候,她还一直在报怨,这周到现在连着六天班都是高强度,明天还要过来,这样一来,她就要连着上十二天班。

    光是想一想,整个人就不太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