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四十章:见驾(第2/3页)  明朝败家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西洋的事,今日骂这个,明日骂那个,这下西洋的事,怎么办得好?

    所以,父皇有时候,还是很圣明的,也不全然昏聩无能。

    却在此时,外头有宦官来:“陛下,巡海大使徐经人等到了。”

    “请进来。”弘治皇帝刻意的喊了一个请字。

    不多时,徐经、张鹤龄、周腊三人便进来,拜倒:“臣等……见过陛下,吾皇万岁。”

    这三人一来,顿时,暖阁里窒息了。

    看着这三个久经磨难,一个个晒得皮肤翻起,哪怕穿了新的朝服,看其裸露出来的肌肤,都触目惊心,和这簇新的朝服相比,甚感违和的样子,这海中的艰辛,只一看便知。

    弘治皇帝甚是感慨:“诶,真是不易啊,不易啊,来,都起来吧,赐座。”

    宦官匆匆搬了锦墩来。

    刘健等人,也为之动容,心里感慨,对这徐经,生出佩服之心。

    哪怕是以往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张鹤龄,此时心里,都肃然起敬。

    寿宁侯和这位张家的少公子,都长大了,能任事了。

    徐经坐下,目光随即焦灼的在这暖阁中逡巡,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方继藩的身上。

    一瞬间,徐经突然吸了吸气,这不吸还好,看着个子又长高,更英俊了一些的恩师,万千的情绪和思念涌上心头,徐经虽是拼命想在御前忍住这股泛滥的情感,可这情感,却还如泛滥的滔滔江水冲垮了堤坝一般,奔腾而出。

    他眼里顿时通红,眼里泛着泪花,一眨眼,泪水便自眼角滑落下来,他忙是低头,用长袖揩拭自己的泪水,起身,呜咽着,拜倒:“学生回来了,恩师……还好吗?”

    声音颤抖,情绪已无法控制。

    于是泪水如雨帘一般,落在这冰冷的砖石上,滚烫的泪,似要消融这冰凉。

    君臣们都默然。

    天地君亲师。

    此乃纲常。

    这徐经出海近三年,遭受无数的磨难,几乎不成人形,现在乍然见到自己的恩师,如此举动,也是理所当然。

    众人只是感慨和沉默。

    方继藩感动了,徐经哪,这一去,再回来,恩师竟差点不认识你了,便忙上前:“快快起来,你能回来,恩师很高兴,昨夜恩师还梦见你。”

    徐经听罢,更是泣不成声,和方继藩拥抱一起,滚烫的泪落在方继藩的肩头:“让恩师担心,学生实是万死。学生许多时候,都以为再也见不到恩师……”

    “别哭,别哭。”方继藩拍他肩。

    心里感慨。

    徐经还是很有良心的。

    这比王守仁那个混账好多了,修过来,言辞都是冷冰冰的,起头一句话,就是恩师食否,大抵就是,师父,你吃了吗?你吃了吗?你吃了吗?吃你大爷,我方继藩是那种不吃的人吗?

    徐经好不容易,才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一个宦官扶他重新坐下。

    弘治皇帝,也忍不住热泪盈眶,真是感人一幕啊。他忍不住看向张鹤龄。这个大舅子……也清瘦了很多,从前的皮包骨,现在是骨包皮。

    张鹤龄尴尬了很久,才乖乖的站出来:“陛下,臣有万死之罪。”

    弘治皇帝皱眉:“你也知道你有万死之罪,你知不知道,张皇后得知你带着兄弟不知所踪,有多伤心。”

    张鹤龄一听,懵了,随即松了一口气,乐了:“噢。吓死臣了,臣还以为,陛下要追究臣……”

    他猛地醒悟,矫诏的事,可不能说,便立闭嘴。

    弘治皇帝似察觉了什么,严厉的道:“以为什么?你说,现在交代,尚且可以既往不咎。”

    “陛下……”张鹤龄只好乖乖道:“是臣万死哪,臣伙同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