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6章 分房子(第1/2页)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建造住宅120栋,每户一亩宅基。南北30米,东西22米。四间的楼房格局是18米x30米,前院10米,后院8米。

    剩下的30亩,全部建成温室大棚。

    楼房设计确实先进,可好多的建材特别是装饰材料,都是进口产品。

    临水地区外贸局,从来没有做过这些业务,开展新业务必须上级机关审批,三两个月也不一定能批下来。

    手续批下来,进口产品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冬季零度以下水泥无法凝固,韩屯村的建设只能等到明年春天。

    建设局的工作人员是内行,他们提议这些进口建材深南就有,不过价格比国家定价高出好多,至少一倍以上。

    悠悠娘俩等的就是这句话,深南有就好办,商城里的东西有了正当的理由,悠悠就敢大胆的倒腾出来。

    所有的进口建材,悠悠姥姥大包大揽的承担下来,由深南的震宇公司进口,价格就按国家定价。

    家庭猪圈的自动化设备也谈妥了,还是农大给联系的。不过价格真高,十头的规模五千元,比一套院落都高。

    加上沼气池和配房,韩屯村一套住宅造价48000元,比新石庄的楼房高出两倍多。

    造价出来后,韩屯村当天晚上就召开了群众大会,宣布住宅分配方案。

    韩屯村所有男子,未出嫁女儿,不论户口是否在村内,十五岁以上都可以购买一套住宅。

    丧偶妇女可以单独购买住宅。

    本来韩屯只有六十多户,这样一来,住宅多出近一半,120套住宅,只剩下了六套。

    谁家要房子,三天以内交清房款,过期不交视为自动放弃。

    群众没有嫌价格高的,反而都想多要一套。谁都知道盖楼不易,离了政府个人根本不会盖。

    “高高三”懊恼的说“我家四个孩子,就两套楼房,以后孩子成家立业,两家一套房子。”

    “二爷”俩眼一瞪,呵斥道“你个不长进的东西,咋就这点出息头。你闺女才几岁,就操心成家立业。咱们村的日子越来越好,以后楼房越盖越好。

    再说了,咱们村还能成年论辈子的不盖房子,就是再晚二十年,也不耽误你家孩子成亲。”

    家里孩子十三四岁的,本来有些想法,听了二爷的话,也咽回肚里不说了。

    私下里议论“这楼房就够好的了,再好咱都想不出来。还好剩下了三十亩宅基,再盖咱们就能分到。”

    也有人说“二爷说的对,就是十年八年的不盖,哪家也不缺房子住。这一套楼房,比咱们原来的三处院子都大。”

    舅姥爷自己就要了四套房子,三个在外的儿子,一家一套。

    爱国舅舅家也是四套,智慧、志远和志亮,每人一套,就这他还嫌少那,志高和智茹俩人年龄小,都不够购房条件。

    悠悠家也是三套,昊昊和志亮俩人今年正好十五岁,刚够买房的年龄。

    “大一号”韩道法家买的房子最多,他自家就要了五套,家里的四个女儿一人一套。

    韩道伟家六个孩子,只有两个够年龄,只要了三套房,愁的他直摇头。

    “五个小子就要了二套房,只能盼着能考出去两个了。”

    韩玉臣的大哥最为恼火,他们家还有三个十岁以上的儿子,都不够十五岁,而且学习成绩不好,在班级是垫底的。

    “考上大学有啥,一年才挣几个工资,一辈子也挣不了咱们村里一年的钱。

    我可是听说了,大岳庄的别墅比省高官住的都好,咱们村的别墅可比大岳庄的强多了。

    也不是我瞧不起大伙,你们谁家的孩子有能耐,能当上省高官。援朝都混成地高官了,还得家里供着吃喝,考学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