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经济(第1/3页)  大明第一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希孟觉得自己被针对了。
    “主公这这罚俸禄不妥吧?现在百官俸禄也不高民生艰难啊!”
    朱元璋呵呵道:“民生艰难官员更应该做表率……此事就这么定了察罕授首元军大败千头万绪先生还要辛苦辛苦啊!”
    老朱说完干脆打马返回御帐在转身的刹那老朱一脸坏笑。总算能光明正大催婚了当朝少师右丞相年满二十还不成婚估计最少能扣八成俸禄你敢不结婚咱就敢让你连阳春面都吃不上。
    就这么干了!
    老朱仿佛是打了个大胜仗就连阵斩察罕都没有这个快乐。
    高兴得朱元璋都哼起了小曲开心飞起……
    只是张希孟却想到了另一件事一件让他困惑了很久的大事。
    当然了跟结婚没什么关系。
    他在琢磨着为什么中原大地没有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到底是什么在制约着?
    高高在上的皇帝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小农经济歧视商贾保守内敛不思进取惧怕海洋……甚至说干脆就是人不行!
    各种奇谈怪论教材上的言之凿凿张希孟也知道不少。
    但是说实话都很难让人完全信服。
    如今面对着中原凋敝赤地千里。
    张希孟和朱元璋的解题方法似乎能说明一些情况了。
    什么结婚啊什么俸禄啊那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如果不把眼前的难题解了他酝酿许久的工业发展计划估计就要让老朱弄得胎死腹中了。
    因此张希孟立即派人把刘伯温和宋濂叫来这俩人原本都在济宁处理军需辎重事宜听到了张希孟的命令急匆匆赶来。
    “两位先生主公和我谈到了恢复中原的设想……我提到了剿匪消除兵祸治理水患均分田亩等等事宜。但是在主公看来眼下的当务之急是生孩子你们看看这事情该怎么解决?”
    刘伯温和宋濂互相看了看几乎没有迟疑一起点头“张相啊这一次可是你错了。上位的想法是对的。”
    宋濂也道:“当初勾践卧薪尝胆积蓄力量灭吴复仇最紧要的一项便是十年生息十年教训。培养出一代年轻人有了充足的兵丁才能反攻吴国一雪前耻啊!”
    张希孟低垂着眼皮突然道:“两位先生一定要多生孩子才行吗?”
    “那那不多生孩子?哪来的农夫哪来的兵丁啊?”刘伯温不解道。
    张希孟深吸口气缓缓道:“那能不能发明新的机器让耕田效率更高?原本一个人能耕三十亩现在能耕三百亩。还有织布一个人能织出十个人一百个人的布匹那多出来的人不就能充作兵丁加入军中报仇雪耻了吗?”
    宋濂和刘伯温绷着脸不说话……这要是别人说他们保证能翻脸……让一个人耕十倍的田?你想把人累死怎么滴?
    你的心也太黑了!
    不过这话是张希孟讲的这俩人就不能贸然反驳了还要仔细思量。
    刘伯温博学多识倒是沉吟道:“我倒是听说在宋朝的时候江南已经有一次织几十根丝线的织机光是零件就有一千八百多个十分雄伟壮观……甚至还有精巧的工匠借助水流推动织机。倒是能用一人顶得上十人百人。”
    他刚说完宋濂就摆手了“伯温兄这东西我也听书过但是纺出来的线粗细不一根本没有人要也就是能工巧匠比拼心智罢了。寻常人家尤其是富裕大户还要用普通的织机。”
    张希孟听到这里也来了兴趣忍不住道:“宋学士你说说看一次能纺出几十根线用的人工少了价钱自然低了难道普通百姓也不愿意要吗?”
    宋濂突然呵呵笑道:“张相你怎么也糊涂了人工少了怎么价钱就低了?织布还要丝绸棉花原料可不便宜啊!”
    刘伯温也笑道:“张相你忘了咱们在江南均田还特意对桑麻田课税怕的就是多种桑麻减少了粮食。若是按照张相所想必须要人工少了原料价钱不变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