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七章 馒头能破城(第1/4页)  大明第一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主公咱们现在面临一项非常重要的转型!”张希孟语气深沉神情凝重。
    朱元璋倒是很放松这次只有张希孟随军其余文官都不在老朱甚至把一只脚丫子担在桌上半点都不见外。
    “先生有什么话跟咱说就是你讲的有道理咱就听着有什么困难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难不成先生还怀疑咱?”
    张希孟连忙摆手“主公这事情复杂就复杂在于主公要做个选择是想要乡村还是想连乡村和城市一起要?”
    “什么意思?”老朱哂笑道:“先生这话说得好没道理你一定要问咱只能说三个字——全都要!”
    “那好!既然主公想全都要就要做好准备我们需要建立一整套管理城市的方法扬州可不同于滁州需要花费的精力岂止十倍!当然了如果经营好了获利更是百倍之多!”
    朱元璋眉头渐渐皱起他欠了欠屁股上身微倾“先生仔细说说。”
    “主公如果只是想要农村我们的财税体系自然是以田赋为主……这也是千百年来最普遍通行的种田纳粮皇粮国税天经地义。可是要想进城就要在商税上动脑筋而且全面管理几十万人的大型城市需要的官吏数量可要比现在增加十倍不止付出的代价更是百倍千倍!”
    朱元璋深深吸口气他思忖再三反问道:“先生那咱能得到什么?”
    “能得到一套庞大的作坊能提供几万副铠甲上千门火炮几十万火铳能得到百万贯的财富还有衣食住行各种辎重要什么有什么!”
    朱元璋突然一笑“先生你知道咱咱不怕苦!只要收获够大咱就肯下功夫!”
    听到朱元璋肯定的回答张希孟发自肺腑笑了。
    他终于改变了朱元璋!
    老朱被后世诟病很多的就是财税上面的保守甚至是倒退。
    其实如果单看老朱时代这个问题不大。
    在饱经战乱之后最大的需求就是休养生息抑制商业老老实实种田生产粮食纺织布匹积累社会财富恢复人口元气。
    老朱的选择毫无疑问是合适的只不过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商业重新繁荣起来而彼时大明朝继续承袭老朱留下来的体系国家的税收来源依旧是田赋。
    而除了户部之外居然没有专门征收商税的机构户部内部也没有做任何准备就算想收商税都无从下手。
    结果号称摄政的张居正十年辛苦也只是在土地上打主意丝毫不敢对商税下手。张居正肯定不是不知道的商税的重要但是对不起彼时的大明朝就算花十年时间也未必弄明白商税要怎么收改安排什么人执行又要在朝中设置什么机构财税的权力要怎么分割……没有法子只能选择最容易最传统的田赋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张希孟很希望能补上这块短板所以在进滁州的时候他就做了不少铺垫……如今到了扬州更是到了大显身手的时候。
    其实城乡之间经济本身是互补的。
    农村有粮食有各种原材料城市有市场有生产能力农村向城市提供粮食和农牧产品供养城里的百姓。城中百姓制造各种工具提供商品给农村……二者只要顺利交流起来都能获得好处。
    扬州现在的困境就是一个庞大的都市由于战乱的关系和原来密切配合的农村失去了联系就好像是一个人被砍去了四肢离死也就不远了。
    所以想要吞下扬州的第一步是恢复扬州的生机给扬州城提供足够的粮食!
    道理是如此简单可遍观天下群雄除了朱元璋之外谁也没有这个底气可以养活庞大的扬州。
    事实上朱元璋也是压力不下幸好有张希孟在旁边鼓动老朱咬牙横心。
    干了!
    老朱立刻下令从六合调十万石粮食过来同时又给滁州和定远方向下令让他们调拨粮食就连粮食银行也行动了起来。
    如果能顺利进入扬州让这八十万人接受市场券粮食银行就有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