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八章 第二回合:再胜(第2/4页)  春秋小领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距离也许比不上韩氏的弩兵但他们的射击频率简直让人难以想象那是一阵密如爆豆仿佛机枪扫射一样的密集射赵氏士兵在一口气的时间急促的将整整一壶箭射了出去而后他们疲惫的只剩下喘气的力气。
    稍停稍事休整的韩氏弩兵接上茬了他们继续开始绵绵不绝的三段式射击天空中的弩箭仿佛梅雨季节的雨丝无穷无尽永无止息。等韩士兵射完了一壶箭赵氏兵再度上阵开始了又一轮的急促射。
    这一波上阵的主将是子强此时子强身边已经交织着纷飞的弩箭这说明晋国弩弓的射程已经涵盖到了他的指挥席所在子强犹豫了一下下令降下自己的主将旗:“迁延之役中魏氏追随栾氏撤出战场晋国的元帅中行偃(荀偃)并没有因此责备魏氏如今晋国兵临城下我们楚国人流的血已经足够多了我需要保留足够的兵力应付晋人随后的攻击就让我学习公子围的撤退吧想必大王也不会因此责备我。”
    子强是战争进行到一半中途撤出战场的按规矩他可以带走部分军队于是楚军后续军队随着子强一起转身向城门洞撤退刚开始楚军还能保持撤退的秩序随着晋国人的推进楚军的队列仿佛巨锤锤击过的雪团轰然四散溃逃的楚军不再讲究队列不再讲究秩序他们争先恐后的逃入城中而后躲在城墙后面瑟瑟发抖。
    一百多年前春秋记录的“曹刿论战”篇章讲述的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那时战争规模小列国只有三军双方交战的时候排列的阵型是三阵所以用三通鼓决定战场的胜负。如今战争规模扩大了列国都具有五个整编军即使没有五个整编军他们也喜欢排列出“五阵”进行五轮攻击以决定战场的胜负。
    如今的情形就是五阵轮到双方第三回合交手了这第三回合交手不再是双方最后一战所以不存在“三而竭”的事态相反第三阵被认为是“承先启后”的最重要节点这一阵双方都将派遣主力上场争取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楚军最先亮相的是两辆兵车这两辆兵车并排驶出郢都的城门洞左侧兵车上打的将旗是一只火鸟右侧兵车上打的将旗是一只鸟首怪兽——这大概是凤凰最早版本。
    亮相的这两只兵车是楚王的亲卫队:左广、右广。
    楚国自认为是祝融氏的后代崇尚火左广上的旗帜应该是后来所称的神兽朱雀右广上的旗帜则是浴火重生的凤凰。据说楚庄王继位后连续三年沉静在玩乐当中臣子弹琴规劝唱的歌就是:“凤兮凤兮三年不鸣所待若何?”
    楚庄王回答:“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这就是成语“一鸣惊人”的来历。
    楚庄王称霸后便将自己的右广换上了凤凰作为标志与原先的左广朱雀旗交相辉映。
    朱雀与凤凰两大神兽齐出赵武的脸上出现凝重的神情他望了望左右呼喊:“给我披甲让我带武卫军亲自上阵。”
    余昧热血沸腾他站起身来大声邀战:“我吴国视楚国世仇长兄阵亡在楚国人手里次兄被楚丘所刺杀余昧没有其它的本领愿与楚王亲卫拼死一搏请元帅扶着战车的辕木观赏我与楚将的相戏。”
    刚刚回到中军的中行吴也躬身劝解:“元帅身负指挥重任不能轻出。我阿吴刚才只不过下场热了热身请让我再下场去搏杀一番。”
    齐策突然插话:“可以让吴军出场吴军是我晋国姻亲由吴君出场不算轻慢楚王。吴军人少可以位中央左右各放武卫军一个师而武卫军第三师殿后作为攻击预备队如此最为稳妥吴兵力弱我们不妨先行‘授兵(分发铁制兵器)’。”
    赵武慨然应诺吴君余昧慷慨激昂的走上战马等他的战车进入战斗位置吴王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新武器一阵冷风吹来他忽然恍然大悟:“赵武子刚才说什么他说战争拼的就是资源还说富国依靠军械跟人拼而穷国、落后国家拼的是人力。现在晋国人拿出武器来授给我们吴人我吴人流血晋人消耗武器这算不算一种资源拼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