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四章 都兵临城下了(第2/4页)  春秋小领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骑枪断折赵武的赵兵毫不犹豫的放弃骑枪并随身抽出第二件武器或锤或刀或斧就地砍杀起来。
    之前赵武曾记得他在现代曾在军事论坛上见过网友们讨论西方骑兵与东方骑兵的不同发展方向。骑兵巨大的冲击力是不可忽视在撞击过程中骑兵自己手里持的枪是对骑兵本身最大的伤害因此中国骑兵与西方骑兵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西方的骑兵发现了苹果木苹果木容易碎裂的特性使得西方骑兵找见了保护骑兵手臂的最佳枪杆他们用苹果木作为骑枪的材料走上了重型骑兵的道路——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苹果木是一种外来植物由于本土没有苹果这种植物或者说苹果传入中国的时间太晚为了不让骑兵冲击时由于枪杆的坚韧撕伤骑兵的手臂肌肉……于是中国开始寻求枪杆的弹性。
    于是在唐代中国骑兵最鼎盛的时期我们发明了马槊依靠枪杆的弹性来缓冲骑兵冲击时枪杆对骑兵手臂的伤害但马槊制作台费工夫于是自唐以后中国骑兵的发展方向在普遍得向轻骑兵以及弓骑兵转换于是就形成了东方骑兵与西方骑兵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
    在论坛上讨论这件事的时候有位大侠也曾提醒到其实中国也有相应替代苹果木的木材比如椿树也有类似苹果木一样容易碎裂的特性完全可以依靠碎裂时吸收的势能冲击保护骑兵的手臂。
    赵武在发展骑兵的时候这种从无到有发展过程是他历经改革在与齐国人的交战中赵氏骑兵因为骑枪过于坚韧使得他久经训练的骑士最终成了一次性兵儒在交战当中赵武偶然想起这段搞笑的事情于是赵兵的骑枪开始悄悄更换这次来南作战赵氏骑兵大多更换了椿树枪杆在骑兵冲击中科学展示了它应有的威力初次冲锋赵兵胳膊受伤的不多大多数冲入楚军阵中的骑兵还有能力抽出第二件武器与楚军继续鏖战。
    等第二彻攻入楚军阵线赵军的第三彻也接踵而至他们用四米长的骑枪猛烈冲击楚军阵线后立刻丢弃了折断的长枪开始用第二件武器攻击身侧楚军士卒。
    楚军统兵的将领公子围目瞪口呆此时赵军第六彻已经更深得嵌入楚军阵营而武卫军继续向前推进前锋已经接近鏖战的双方阵线。公子围看着混战的场面感到难以理解他回顾左右惊愕地质询伯州犁:“不是说晋国人最讲仁德吗两军相遇晋国人连相互致词都不顾直接攻入我军阵中这是什么道理?”
    曾经“上下其手”的伯州犁翻了个白眼他不好说楚国人也没有致宣战词就攻击了晋国水军也不好说两军本来就处于战争爆点一见面就大打出手本来就是战争的本质此时此刻他只能说:“公子忘了赵武子以擅长突击为名一见面就发动全力突击这才是赵武子的本色。”
    说话这工夫晋军的本色已经显露无疑赵军骑兵深入到楚军阵中开始向两翼扩张而武卫军顺着赵氏骑兵腾出的进攻通道狂野地攻入楚军本阵。
    随着武卫军的进攻宋国人与郑国人也到了他们本来想稍稍观望一番但他们身后是被赵武责骂过的鲁国军队。鲁军统帅叔孙豹被赵武骂得不好意思鲁国深受晋国的大恩此时此刻晋国人需要他们流血了叔孙豹已经有了阵亡的觉悟他赤红着眼睛连番催促鲁军:“伯国活我者如今伯国发怒了我死了鲁国才能生存下去那么就让我阵亡吧诸军请让我们用鲜血保持鲁国的存续。”
    鲁国在后面催得紧宋国与郑国的军队立脚不住只得被鲁国军队驱赶着迎向楚军侧翼他们刚与楚军接触鲁军已经呐喊着视死如归的冲向楚军阵营。
    说话这工夫战场的形势已经剧烈变化楚国公子围茫然四顾他惊慌失措地询问曾经的晋国逃臣伯州犁:“我早听说过赵武子擅长突击但一直以来赵武子与我们楚国打的是中规中矩的正面交锋没想到……没防备……”
    伯州犁终究是晋国人晋国表现得越强大越不可抵挡他在楚国的利用价值越大所以听到公子围这番话他微笑地反问:“难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