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二章 附庸国的士兵们(第1/4页)  春秋小领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二章 附庸国的士兵们
    中行吴长久以来督造的成果终于显示出来——晋军的战船没有用体型小的战船充数全是狭长而灵活的巨舟。
    赵武就是乘坐战船而来的他抵达的那一刻巧了远处的江面上还可以看到楚王战船离去的背影。
    晋国的战船是从颖水一路南下而胡国正是颖水与淮水的交汇点从这里拐向西南则是蒋国蒋国过后就是郢都。
    中行吴是典型的老式贵族他也看到楚王离开的舰队但赵武没有发话追赶他乐得装糊涂掩饰性地躬身说:“元帅请登岸。”
    赵武望了楚国远去的战船背影心里却想着“墨子”开篇谈到“墨子”与“公输班(鲁班)”那场争论那场争论大约发生在一百年后吧一百年后公输班制作出一种新式武器这种武器就是“钩子”。楚军有了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后在与吴国的水战中获得了压倒性胜利楚军士兵用钩子勾住吴国战船然后开始“跳梆战”。
    吴军的长项在弩弓楚军的长项在人多势众“钩子”的发明使得楚军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长项从此之后南方水面上吴国战舰彻底消失了。
    稍后公输班又发明了“梯子”——从此中华民族有了“梯子”这种工具。楚军得到这一划时代的武器后立刻决定全面性攻打吴国墨子听到这个消息特地从本国赶到楚国与公输班较量。墨子发明了“城楼”针对性的克制了公输班的“梯子”;然后他发明了强大的“守城弩”克制了公输班的“钩子”。
    公输班九次攻击墨子九次化解然后墨子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不攻。
    这应该是《墨子》那本书里在开篇就讲授的它奠定墨子学说的理论基础。
    书中记载的“梯子”与“钩子”是中国首次记录在书册上的形势武器——而在此之前的偪阳之战孔圣人他爹还是扯着守军垂下的白布登城从而获得了明彪史册的勇猛。
    现在历史已经面目全非了“钩子”与“梯子”这些破玩意轮不到鲁班大师来发明赵武家在修缮厨房的时候已经顺便发明了它们。只是不知道当晋楚两军水战的时候晋国人突然亮出了“钩子”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楚军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而且赵武现在拥有的可不只是“钩子”、“梯子”他还有力量强大的“床弩”与“投石车”、“撞车”……不知道这些武器在郢都城下一一展开的时候楚军该什么多么的惊愕?
    但风胡子会惊愕吗?
    想一想这世界未免有点可笑——制作精良而小巧的弩弓已经发明出来了但“梯子”、“钩子”等基本工具却要一百年后才能正式记载它的诞生。论起来制作连发手弩的技巧与难度要远远超过“钩子”与“梯子”等简单工具。怎么这时代科技树的秩序颠倒了不由得人们对风胡子的身份产生疑问。
    中行吴小心地让过赵武让赵武首先登上岸边稍后他迈动脚步也跟着上了岸。
    终于脚踏实地了晋国的元帅深深地吸了口气这处岸边依旧是一副慌乱景象楚王撤走的时候丢弃了大量的辎重以及来不及带走的从人当晋军战船队出现的时候那些被抛弃的人仿佛世界末日来临在岸边疯狂地呼喊着期望他们的呼喊能让楚军的战船返回。
    他们注定要绝望。
    等到晋军战船靠岸的时候岸上无人有抵抗心思不否认地跪倒在原地等待晋军受降也有部分人绝望地抛下兵器脱下铠甲冲着深山老林跑去从此不知所踪。
    赵武登上岸之后他背着手转了一圈此时赵武的护卫正鱼贯地登岸并在赵武身边形成防护圈他们挥动着武器大声嚷着:“所有人低下头去禁止抬头观望禁止移动脚步如有违抗者格杀勿论!”
    随着登岸的士兵越来越多警戒圈不断地向外扩展稍后又以艘战船靠上码头船上放下了绳梯许多士兵等不及搭好船板便攀着绳梯而下涉水奔向岸边。此时远处的城池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