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小国寡民的挣扎(第3/5页)  春秋小领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过国君的宫殿吗?”
    赵武老实的回答:“去过加冠的时候我去见过母亲赵庄姬。”
    魏舒笑了:“那么军将去的是后宫吧难怪不知道……不过我晋国的国君宫殿并不能代表什么昔日文公登位的时候已经老了不耐烦爬上爬下所以文公修的宫殿都不在高台之上以后接替的国君不敢违背所以我晋国宫城没有高台——但列国就不一样了。
    按照礼制列国国君的居所都修在高台之上台子高多少都有规定越是爵位高的国君修筑的台子越高。每层土台之上修建一些木制的屋子其中心再筑一层土台其上再修土台层层叠叠巍峨耸立令人仰视……”
    赵武哦了一声:“我明白了。”
    他没有继续解释自己明白了什么魏舒没问他长长松了一口气依靠在战马身上打盹。
    赵武明白了春秋建筑格局他早觉得这种建筑格局似曾相识刚才魏舒一解释他想起了日本游戏中的“天守阁”——原来小日本所仿造的汉唐建筑格局其实就是中国春秋时代遗留下来的建筑风格。
    比如:国君所住的院落修造起高高的台阁就是国君居住的卧室日本人称之为“天守阁”。天守阁下每节土台上修建了木屋使整个建筑群落像一座巨大的蜂巢或者一座建筑山。这座建筑山所在的院落就是城市的“一之丸”而“城墙”围成的区域就是“二之丸”“郭墙”围成的位置就是“三之丸”如果像赵城那样再加上“町墙”那就是“四之丸”了。
    赵武并不知道他所猜测的春秋建筑格局恰好与真实的历史相符。
    春秋时代留下的建筑遗址很少仅就少量挖掘的遗址看中国早期的建筑格局都是台榭式建筑以阶梯形夯土平台为核心倚台逐层搭建木构房屋。藉助土台的层次以聚合在一起的单层房屋形成类似多层大型建筑的外观最终形成一座山型的、蜂巢状聚集群落以满足居住和防卫要求。
    这也就是春秋文献记载“高台榭美宫室”等等而《管子乘马》主张,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也说明当时的中国已经有了城市选址与城市环境规划意识。
    春秋时代的台榭建筑有多大?
    赵武面前的许国还不算什么现代考古发现楚灵王所筑“章华台”建筑群遗址南北长一公里东西长20公里——形状非常像苏美尔式“聚落山”或者像埃及金字塔式建筑的变种……
    至于春秋时的城市——齐都临淄是春秋有名的大都市据考古挖掘其城墙周围50里有13座城门;吴王阖闾营造的姑苏城大城周长42里30步小城8里260步开水陆各八门;
    东周洛邑古城城墙周长12公里比汉代洛阳城还要大。另外较小的封君如薛国都城东西长28公里南北长36公里;滕国内城台榭东西长900米南北长600米外城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长约1公里……
    在一大堆春秋建筑中晋国国都新田城是个特例这个老牌霸主国不太注重城市防御当然了一般来说只有它打别人没有别人打它的份所以它的国都甚至不如下面领主的封城巍峨。
    ……
    这些都是题外话了赵武现在的精力不在春秋建筑上迫在眉睫的战争让他没别的心思。等他观看了一阵许国国都的灯火欣赏了一阵子许国宫城山那层层叠叠、寥若星河的灯火赵武发觉身边的几名武士掩饰不住浓浓的睡意考虑到明天还要战斗他调转马头回去了。
    有天守阁存在是个麻烦赵武这里的兵力调动站在天守阁上都能看清楚好在这时代传递消息不方便不然的话城里的指挥坐在天守阁上就能调动预备队反扑那就令人头疼了。当夜赵武数次起身眺望许国国都内的灯火心中颇有点辗转难眠等他不知什么时候蒙蒙浓浓睡去感觉没睡一会儿就被潘党推醒。
    潘党脸上满是笑意:“不用着急我们还有时间——许国人没有拐弯直冲着我们来了看来他们是想活捉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