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章 打造娱乐帝国的意义(第1/4页)  重生之全面复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后这段五分钟的mv无疑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
    林动在mv里用现实古迹+水墨画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那个培育出中华民族最茁壮根基的时代这在70年代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当然这是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对于外国人对于精神外国人对于难民营里的数千越南人还有在大街上广发基督教小卡片的大爷大妈们他们应该非常反感这部mv。
    林动硬是把这部原本探讨历史、宗教、生物、心理的电影又增加了吟唱先秦风骨歌颂诸子百家的主旋律。
    耶稣在主角口中不仅不是救世主还成了一个宗教骗局里的牺牲者他从没在水上行走也没有让死人复活他只是劝人向善他根本就不想死但却无奈成为了宗教斗争和骗局里的牺牲品。
    这已经非常大逆不道但更让西方人无法接受的是耶稣的导师竟然是主角可主角并不是如同释迦牟尼这样的圣人他只不过是一个经历了诸子百家时代的善学者依靠永恒的生命积累下的知识和见闻才有资格在这个时代成为一个听众。
    这当然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但是主旋律电影未必没有艺术性也未必没有观赏性只要用心做了依然能收获票房和口碑。
    这样一个人居然能成为耶稣的导师那耶稣成什么玩意了?
    这次“中原影业”没有通过邵氏和嘉禾发行完全由自己发行除了旗下的六间戏院外便是与香港本土大概十几间独立戏院合作票房分成6:4中原影业自然占大头。
    台湾、东南亚地区要晚上一到两周上映这些合作伙伴都是各地院线自己找上门来。
    日本和韩国的院线也与中原影业进行了联络但要谈出结果还需要一段时间。
    但有了这次神奇的戛纳之行中原影业的名头不仅响彻了亚洲在全球片商和院线眼中都有了一定知名度。
    中原影业拍摄的电影质量均是一流这个印象已经固定下来他们出品的电影没有一部不得奖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中原影业正是因此有了底气才敢不依靠邵氏和嘉禾独自在亚洲发行这部电影。
    他们要用这部不需要赚钱的电影试验一下公司能否只靠名气便引来各地院线合作。
    这和“中原唱片”的套路一样自己铺设发行渠道太麻烦了还容易被人瞧不起大佬和大佬的宿主都拉不下这个脸。
    所以他们干脆做出好东西先自费到欧洲拿个奖再回来引人自己上门寻求合作。
    目前看来在这个白人至上的时代崇洋媚外不光是中国人独有日本人和韩国人都一个德性这个挟洋自重的套路行得通。
    这一次电影可能无法在全亚洲同步上映但只要与这些院线合作过一次下次合作便水到渠成了。
    中原影业给香港本地戏院开出的分成协议是6:4但对于台湾和东南亚院线中原影业开出的分成条件是50%。
    这个分账条件不算苛刻邵氏在东南亚就是这个分账比例好莱坞公司在这些地方能要到60%。
    不过韩国和日本地区的院线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好办。
    中原影业为这两地开出的分成条件是40%但这两地的院线却得寸进尺希望他们降到30%。
    这就开玩笑了中原影业绝不会进行这样的妥协低于40%分账他们宁愿不在日本和韩国上映。
    这样的发行渠道还是不如邵氏和嘉禾但两家已经感受到了威胁他们知道“中原影业”一旦与亚洲各地的发行商和院线搞好了关系肯定会冲击他们的海外渠道。
    但这一天早晚都会到来电影行业不会跟你讲太多人情谁的手里有好资源谁就是大爷谁就能得到所有人欢迎。
    人情只能管用一时但没有人会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肯定会站到握有资源能让他们赚钱的一方。
    “中原影业”便是这样的制片商他们的电影水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