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旱灾至(第1/3页)  高俅不踢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即日起所有入城、出城的人员都要受到严格的盘查。
    原住于临安城内的百姓若是想入城必须由府衙专门的人核查过户籍之后方可入城同时临安城内的普通百姓无故出城后三个月内不得再次入城。
    临安城外来人员已经入城的按照原住于临安城的百姓对待而尚未入城的人则不可入城只能居住了城外的茅草屋中。
    所有的茅草屋均由府衙出资建设外来百姓在城门处登记之后便可免费入住。
    同时为了方便城外茅草屋的百姓生活允许所有的商贾自由出入城门免交城门税。但是禁止任何人以任何的理由哄抬物价。’
    高球书写了一份公文内容比较复杂但是基本的意思就只有三条:‘临安城不允许随便出入;外来人口不可以再进入临安城;所有商贾可自由出入临安城但禁止抬高物价’。
    任意抬高物价的下场高球没有明着写出来毕竟在大宋朝的律法之中就没有关于商人哄抬物价的具体条例因此就算高球想写也是写不出个具体的惩罚的。
    不过人都是有畏惧之心的虽然高球没有明写出来但是很多人已经默默将自家商品的标价给换回到了原来的那个。除了规避风险之外也是打算先看看有谁会先出头以及这个先出头的人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到了张贴告示这天的傍晚一个卖面片的小贩当了出头鸟。
    当这个小贩以高于原价两倍的价格卖出了一碗面片之后立刻就来了一帮人一拥而上将这个小贩打得口鼻流血然后连人带摊子全都给带走了只留下了一地的狼藉。看到这种景象任何心存侥幸的商贩都是为之一凛。
    那些出面打人的人或许别人不认识可是他们这些商贩却是都知道的这些人正是临安城恶霸林豹的手下!很显然官府是拿不出具体的惩罚措施可是他们却找上了林豹然后用不知道什么样的代价来让林豹帮他们处理这些不守‘规矩’的商贩!
    同一时间相似事情在临安城的各个街道上演着只是挨揍的小贩有所不同他们有的是卖面片的有的可能只是卖馒头的但是无一例外他们挨揍的这些街道上都事商家比较多的那些偶尔有几个偏僻的街道可是消息也已经传播到了所以临安城全部的商贾都老实了起来。
    只是这些商贾不知道的是那些挨了揍的小贩在被拖走之后全都从林豹那里拿到了赏钱然后摇身一变又成为了殴打他们的那些人中的一员。
    说到这里其实这件事情已经很明显了这就是高球安排林豹给临安城全部商贾演的一出好戏。虽然在高球看来未必能够起到什么大的作用但是只要能坚持到苏轼回来其实这一场戏就是有效的。
    另外这件事情还是要感谢一下苏轼的大夫人王润之这件事情自然是不能让林豹出钱的可是高球的‘私房钱’也没有多少最后若不是王润之做主出了钱那么可能就会尴尬了。
    大概真的是西湖运河堵塞严重又或者是西湖封田面积巨大苏轼在外面整整待了一个月也就是到了六月初的时候才回返临安城。
    高球猜想苏轼在看见临安城外那连片的茅草屋的时候脸色必定是精彩至极以至于见到了高俅之后都忘记了责骂高球私自动用知州的官印。当然苏轼没有发火跟王润之和王朝云二人同时为高俅撑腰似乎也有一些联系。
    高球已经发出的告示苏轼并没有做任何的改动当然这不是因为高球所做的一切真的是尽善尽美而是因为前往汴梁送公文的驿卒已经回到临安城连带着还有一百五十道度牒。同时和驿卒一同来到杭州府的还有今年的旱灾。
    按着苏轼在外面考察的情况西湖‘水浅葑横如云翳空’菰根葑田至少有二十五万余丈占据了整个西湖面积的一半以上按着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不用二十年整个西湖就会消失在世人的眼中。
    因为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赈灾与治湖同时进行所以到苏轼手中的一百五十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