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禅师了元(2)(第1/3页)  高俅不踢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可是……先生您这样做就会给一些人以口实啊!原来您身在汴梁有些流言蜚语您都不太能招架的住如今您来到了这杭州府要是有人以此来攻讦您您要如何处理呢?”
    做好事是应该的可是高球却不愿意见到苏轼将自己给搭进去除了担心自己受到牵连之外高球是真的不希望苏轼受到不白之冤。
    “是啊!苏居士这件事情你还是要谨慎才是!”
    身处佛门可是了元也是做过官的人对于官场之中的苟且可是知道的自己的好朋友虽然不少可是苏子瞻只有一个无论如何了元禅师都不希望自己的这位老朋友出事。
    “唉!百姓当前我还有的选择吗?”
    一生沉浮与宦海苏轼不是没有做好为百姓献身的准备不过事到临头也难免感慨。
    “先生我看不如这样反正都是赈济百姓不如以工代赈这样一来百姓有口饭吃自然不会成为流民。同时有了这批人先生也不必再去为这治西湖而烦恼了。这样做不知道先生觉得如何?”
    高球当然知道著名的‘以工代赈’虽然不知道这个方法最初是谁提出来的但是提出这个办法却也没有任何困难。
    以苏轼的聪明才智高球提了一句立刻就明白了过来眼前一亮以拳击掌赞叹道:“妙啊!昔年文正公在世的时候便曾经用过这个‘以工代赈’的法子最后不仅解决了吴州一带的饥荒更是趁机修建了不少的官舍、谷仓。现如今招募那些背井离乡的百姓来治理西湖反而不用多费一丝一毫的财物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了元禅师先生说的那个文正公是谁啊?”
    不是高球不学无术实在是古人的称呼实在是太多了知道名姓的人比较多知道字的人也不少可是其他的雅号一类的繁多称谓实在是让人难以铭记。
    “哦!文正公啊!苏居士说的应该是楚国公范仲淹吧!”
    远离官场对于官场上的事情就没那么关心了往前追几十年的事情了元能有个印象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了!
    “呀!原来是范仲淹啊!”
    高球心中一惊才知道范仲淹竟然和苏轼的生活年代相差无几。
    自然了元大和尚是说准了这个世界上能够被称呼‘文正公’的人不少中华上下五千年少说也能找出个三五十人的就算是有宋一朝谥号‘文正’的也有十几位之多包括前几年才过世的司马光谥号其实也是‘文正’。不过用以工代赈的法子解决吴州饥荒的只可能是范仲淹了。
    提起范仲淹这个人大多数人的记忆可能就是‘庆历四年春’还有‘塞下秋来风景异’了就算是高球自己其实也不知道范仲淹更多的事情了。
    不过苏轼显然没有给高球讲解范仲淹事迹的心情刚才还在为‘以工代赈’的法子而高兴但是转眼脸色又阴沉了下来“可是这公文一来一往少说也要月余这还是花费在路上的时间若是中间耽搁一下或者说在朝中被人妨碍说不得要数月之久。可是现如今只怕半个月内旱情就会显露到时候想要阻止百姓出逃显然不是一件容易事情。如何度过这一段时间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尽人事听天命。苏居士人力有时尽也不用太过为难了。仅苏居士今日所谓就值得和尚我代替杭州府的百姓拜谢了!”
    了元也知道凡事不会尽如人意所以也没有苛求什么其实今天来能让苏轼在表态之余再想出办法已经是让和尚十分满意了。
    “和尚你说的有道理啊!那么你为什么还不拜谢呢?”
    做人不能什么会都钻牛角尖显然苏轼也不是个正义感过剩的人只是感慨一番紧跟着又揶揄起了了元禅师来。
    “这个……阿弥陀佛凡是心到礼到和尚的心意苏居士已经接收到了和尚又何必拘泥于这一拜的形式呢?所以说不拜也罢!不拜也罢!”
    了元愣了一下随后就知道苏轼这是在和自己开玩笑于是立刻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