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初到临安(第1/3页)  高俅不踢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路南下苏轼这一行人足足走了快两个月的时间直到三月底才算是来到了杭州。
    不是苏轼游山玩水的兴致上来了也不是说马车之上的女眷有什么不适应而是高球的身体撑不住了。
    本来钱乙就曾经说过高球的身体其实状况很差至少在几年之内都无法像普通人家的小孩子一样玩耍。可是在离开汴梁之前的那段时间里高球表面上看上去已经没有什么大问题了所以苏轼等所有的人包括高球自己在内都已经忘了高球的脏腑还有着重伤。
    刚出汴梁城的那段路比较平坦高球也是刚出汴梁城觉得新鲜所以也就没什么大事。但是走过了一段山路之后即使马车之中布置很是舒适但是也免不了颠簸高球的旧伤便由此引发了。
    往后的一个半月高球也能撑住但是到了最后半个月的时候高球就不行了。这也导致了苏轼一行人每天都行进不了太快而且每天中午、傍晚必定要找地方留宿因为只有找到地方之后才能为高球熬药。只是这样也只是治标不治本高球依旧高烧不醒每隔三、五天才会有那么几个时辰的清醒而王朝云每日里也是以泪洗面只有在高球清醒的时候才会稍微好上一些。
    眼看来到了临安城苏轼等人这才齐齐地松了一口气这半个月以来虽然也路过过城镇但是其中却都没有什么名医所以高球的伤势也只能靠着钱乙之前给开的那个房子来缓解至于说苏轼自己虽然有心施展自己的医术但是奈何除了自己以外就算是苏林都不同意最后也只能作罢。
    “呼!总算到临安城了啊!”
    望着城门上方的那几个大字苏过真的是松了一口气再不到地方可能自己这一帮人就要停下来为高俅养伤了。
    其实所有的人心中都清楚高俅的伤势其实还是和这一路的颠簸有关奈何这离京赴任你可以慢行但绝不能在一处停留太久。前者是为了预防随时可能出现的天灾人祸后者却是要防止官员们故意拖延时间。至于说为什么有些人要拖延到任的时间其实还是和官场之中的人情往来有关。
    半个月以来苏轼也是真的心力交瘁此时看见了临安城的城门也是放松下来招呼苏过来到身边开口吩咐道:“我儿一会进了城为父先行去府衙之中交接公文你和你姨娘带着干儿去城内寻访名医知道了吗?”
    “记住了爹爹!”
    苏过点点头内心之中刚刚升起的那一丝激动瞬间就被浇灭了。
    “嗯!你要记住只要能治好钱不是问题。这里有临出京前陛下赏赐的银两你拿到你姨娘车上去到时候应该会用的到。”
    说着话苏轼从自己的马车之中抽出了一个包裹鼓鼓囊囊的怕是有百两之多。
    接过了沉甸甸的包袱苏过的眼睛向后面的一个马车瞟了一眼随后凑到苏轼的身边小声询问道:“爹爹那我娘呢?和我们一起去吗?”
    “你娘?你娘要去收拾一下官邸啊!不然我们这一群人今天难道还要在外面住宿不成?这可是到了临安了啊!你爹我可是杭州的知州啊!”
    对于一切的计划苏轼其实都已经想好了不说是算无遗策但至少可以说是面面俱到。
    安排好了一切让苏林过去交城门税当守城门的兵丁听说是新任知州到了差点没有跪着请求苏林将铜钱收回去最后好说歹说苏林硬是留下了十几文钱当做是城门税。
    苏轼等人过了城门紧跟着便分道扬镳苏过带着车把式赶着车去寻访名医去了。而苏轼等人刚刚离开城门负责守卫城门的兵丁立刻跑出了一人急急地往府衙的方向跑去想来也是去报信去了。
    临安城之中有没有名医?答案是有。
    苏过在问了几个路人之后很快便找到了那个‘名医’所开的医馆。说起来这人也不是籍籍无名之辈六十多岁的年纪却是庞安时的徒弟虽然比他的老师要差上不知道多少可是在这临安城里面也算是鼎鼎有名的杏林圣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