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六章 筹谋(第1/2页)  独孤大人纪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过了几日杜岩也带着人手从吴地赶了回来。
    这次吴地之行折进去三个好手伤了两个连杜岩自己都带了伤回来。
    战果还是有的吴王世子也伤的不轻估计要在床上躺上几个月。
    正是因为吴王世子的伤吴地人仰马翻的才叫他们觑准时机逃出来不然还不知道能不能回得来。
    吴王世子作为一地之主的继承人身边肯定是高手环饲能重伤了他已是意外之喜了。
    独孤绍棠勉励了众人一番让他们下去歇息。
    事后给死者家里送了五百两抚恤银伤着每人拿到了一百两。
    对于杜岩那里独孤维唯知道这人其实对银两实在没什么渴望。
    他因为自己事情受伤独孤维唯心里不落忍常常吩咐厨房煮了骨头汤或补气血的汤送去时时去陪着说说话。
    她从没拿杜岩当普通的下人看待只当个长者敬着。
    独孤绍棠的性子虽护短的很小小出了口气后却也不再继续动作。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真把人惹恼了不管不顾对独孤维唯下手他人忙事多也不能时时在女儿身边。最为稳妥的办法就是彻底灭了吴地吴王世子没了依仗就跟没牙的老虎一般折腾不出什么大浪。
    杨渥那次的上书以时机未到被驳回。
    但魏吴之战势不可免元祐十九年就在独孤绍棠的厉兵秣马中度过到了年底传来朝廷要对吴地动兵的消息
    元祐二十年大魏对吴地的战局一触即发双方都投入到紧张的备战中。
    初秋太子萧统亲率三十万大军征伐吴地。大军驻扎在大江以北与吴地隔江对峙。
    朝廷调令弁州军策应并接济粮草。
    节度使杨渥以弁州军都回乡收秋为由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
    鏖战十数日恰逢秋汛吴地将领依仗地利事前在上游蓄水借着秋汛打开蓄水口一时江水和砂石具下大魏数万人马被淹死在洪流中。
    太子带领剩余兵马避于隐贤山被吴军团团围困。
    太子接连遣好几拨好手突围八百里加急上报朝廷请旨出兵解围。
    在这危急当口圣上恰恰旧疾发作不过几日功夫就水米不进说话都艰难。
    对于太子殿下的八百里急报朝廷上下炒成一锅粥。
    以虞贵妃娘家长兴侯府为首的一派指责太子轻率冒进不顾上万军士性命。并以陛下病危恐京都动荡为借口坚不发兵驰援。
    皇后娘娘娘生父已故皇上为避免外戚坐大其兄长职位不高娘家没有得用之人在朝堂说话。
    太子妃娘家满门忠烈父兄多战死沙场仅留下幼弟一根独苗年纪尚小被娇宠呵护得不知世事。
    太子母族妻族竟无得力之人。
    所幸有老成持重的重臣认为太子乃国之储君不容有失应立刻派兵救援。
    双方胶着不下兵马一时无法成行。
    最后还是兵部尚书提出折中的方法催促宣威节度使下辖藩镇军六万人急赴吴地驰援。
    但明眼人谁看不出来这对策不过堵天下悠悠众口罢了。宣威节度使杨渥是恭王侧妃生父恭王这些年得了个“礼贤下士”的名声对大位的野心几乎是司马昭之心了。
    做为恭王嫡系杨渥会怎么做简直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宣威军驻地离吴地不过六百余里急行军一天一夜即可到达。
    当下由中书省起草召令门下省八百里加急发往弁州。
    宣威节度使接到召令却以军士归乡秋收未归为由拖延发兵。
    独孤绍棠绍棠这几日担忧太子心急如焚却丝毫不敢表露出来。
    当此之时杨渥已毫不掩饰他的野心令独孤绍棠秘密集结军队一旦京师有变即刻挥师西进上京助恭王登上大宝。
    杨渥长女嫁恭王为侧妃并为恭王生下两子一女风头远远超过无子的恭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