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61章 纳贡和代表权 求月票(第1/2页)  天朝之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在欧洲掀起了一轮朱济世热和大明皇太子到访俄国的时候。应天方面仍然在按照着自己的步调生活发展着。并没有太过考虑欧洲人的微妙心态。朱济世还是长住在温泉宫不大返回自己在南京城中的皇城。甚至还将皇城公学和立宪议会也搬到了温泉镇上面。看来他是不太喜欢那个空气越来越差的大明首善之城了。
    现在应天府的知府济世青年党的总理潘祖荫现在就只能冒着八月份的酷暑在南京城和温泉镇之间来回奔走。同内阁左相左宗棠和大明皇帝朱济世还有刘鹏、汤启文等人磋商着一系列关键性的法案——虽然今年是大选年但是大明的议会政治却没有停摆。仍然在快速推进着《农场促进法》、《货币改革法》、《大明皇家银行法》、《大明银行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的立法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大明的宪政制度似乎也已经成熟了一些行政上面的事情都讲究有法可依不再是用朱济世的几道谕旨推动了。这样做的优点是很明显的各种法规和制度在推出的时候就已经经过多次的论证和修改变得比较严密和容易推行。而且各方面也已经达成了妥协不会再相互制肘了。如果说有什么不足之处那么无疑就是时间上的浪费了。不过现在的大明帝国已经过了草创时期不再需要争分夺秒的行事了。
    当满脸大汗的潘祖荫走进朱皇帝的御书房时就看见御书房里面已经坐了几个人左宗棠、李鸿章、刘鹏、林拱枢、汤启文还有一个日本朝廷的代表。朱皇帝的众多老丈人之一。现任的日本财政大臣三井八郎右卫门都已经到了。哦。这个三井八郎右卫门并没有改用汉姓还是沿用三井家这个老字号。倒不是不愿意入华而是三井名号已经是日本商场上的名牌不大好改。实际上目前日本的武士阶级也没有多少人改了姓(苗字)对于他们这些有点传承的家族来说苗字就是家族荣誉的象征。怎么能随便改了?
    除非朱皇帝赐下国姓或者别的什么有特别象征意义的苗字。不过过去没有姓氏和苗字的平民倒是很愉快的从《百家姓》中找到了个自己喜欢的汉姓。
    “潘卿你来的正好。”朱济世冲着正鞠躬行礼的潘祖荫招了招手。让他在一把椅子上坐下来。“八郎右卫门代表日本王国政府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意见是关于《农场促进法》和土地券的。他们希望《农场促进法》可以适用于日本以便让日本的农业加快转型建立起数十万的百亩家庭农场。”
    日本是个多山的岛国可耕地数量不多。即使虾夷岛的大开发取得了一些成果全国的耕地也不到6000万华亩。而且其中的绝大部分都集中在300大名家和国王家手中。这也就给日本的百亩农场计划赋予了另一层意义——大量沉淀在土地上的资本将集中到少数豪门手中这等于创造了一大批大资本家很可能加快日本的工业化进程。当然由资本家推动的工业化和由国家推动的工业化是不一样的。前者首先考虑能否盈利后者则要综合考虑许多问题。比如国家实力的提升。
    潘祖荫虽然只是个应天知府但是他领导的党很快就是立宪议会中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大党。在国家的重大问题上。朱济世都会找他商量。
    “皇上臣觉得此事可行。”潘祖荫不假思索地回答这其实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情日本王国和大明本是一体他们的耕地数量又少不足大明汉地的20分之一即使加入百亩农场计划也没有什么。
    “另外日本王国政府还提出一个问题。”朱济世沉默了一会儿道“日本打算效仿大明进行宪政改革以纳税额度为投票依据。同时朕还想让日本王国在大明的立宪议会中拥有代表席位。”
    日本要在大明立宪议会中拥有代表席位?潘祖荫一愣日本又不是大明的一个省它是大明的藩属国啊!而且日本王国也不向大明朝廷交税怎么能在立宪议会中有代表?
    “这两年来日本王国的财政改善颇多再过四年就可以向大明朝廷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