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12章 微服私访 土改 求月票(第1/2页)  天朝之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原来如此。”翁同龢若有所思的沉默了一会儿笑道“如此也好就让神教的人去自相残杀太平天国和西清一块儿当渔翁当然最大的渔翁还是咱们。皇上笼络那拉氏这招还真是高明微臣佩服。”
    这翁同龢在朱皇帝跟前是越来越得宠了他和罗泽南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马屁功夫高明什么时候都不忘记拍上几句怪不得在另一个时空能成两朝帝师。
    朱济世笑着一摆手:“这都是小事情有十五万人的草原军团镇守在那里怎么都坏不了事情这那拉氏肯听话再好不过不听……朕要取她的人头也易如反掌不用担心的。关键还是要加快开发西域要尽快将铁路修到哈萨克汗国!”
    通往哈萨克汗国的铁路早在大明占领西伯利亚和七河、河中府之地前就开始计划了。先是北京通往贝加尔湖的铁路这一段再有一年完工了可真是费了不少力气!接着是贝加尔通往叶尼塞河畔的叶尼塞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铁路。这段的难度就更大了首先是贝加尔环湖铁路的施工难度不可想象大明铁路公司的中外工程师都一筹莫展;其次是贝加尔湖向西都是高寒地带还有不少沼泽地区必须仔细勘察以后才能施工工期恐怕会长到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所以大明铁路公司现在又提出一个折中方案走晋商开拓的商道“大西路”修一条归化——巴里坤的铁路然后再沿天山北麓修建一条通往七河之地的铁路……总之也是个让人头疼的项目!连朱济世都没有把握让这条铁路在下一次中俄大战之前开通所以现在只能做让哈萨克汗国、西清汗国、太平天国共同支撑大明中亚集团军的计划——按照总参谋部的设想未来大明同俄罗斯的战争。将由中亚和西伯利亚两个方面构成需要两个集中了步兵、骑兵、炮兵等多兵种的大型战略集群投入的总兵力很可能多达百万!如果没有铁路。真的很难支撑那么多军队在万里之外进行作战。除非中亚的开发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可以负担除军火以外的所有军事后勤。
    “皇上。西去的铁路难度太大……30年都未必可以完全竣工。”翁同龢似乎也想到了同样的问题。“我们还需做两手准备。”
    “到叶尼塞城的铁路总能修通的大不了贝加尔湖这段用蒸汽渡轮。”朱济世思索了一下皱眉道“至于中亚……就只能拜托李鸿章、曾国藩、袁甲三他们好生经营了。”
    这三位已经是大明朝廷中最得力的十几个高官中的三个要是再不能把中亚经营好那朱皇帝也真是没辙了。
    朱济世笑着一摆手:“铁路的事情先不想了朕又不是工程师……叔平啊朝鲜议政府的报告可看完了?”
    “回皇上的话。已经看完了。”翁同龢站起身走到朱皇帝跟前双手将一份朝鲜议政府的折子摆在御案之上。
    现在朱济世已经不是朝鲜国王了这张宝座已经给了朱国宏不过那小子还年幼根本不可能处理国家大事所以朝鲜就由议政府和监国李翰章共治。在镇压了东学之乱后朝鲜就按照朱皇帝的旨意进行土地改革——也就是平分一切土地啦!嗯很进步的一个政策只是大明朝廷没有办法在自己的地盘上推行。这种事情一般都是拿别人开刀容易对自己下手难!
    历史上国民党就是在台湾搞了土改。美国人则在日本和韩国搞了土改总之都是慷他人之慨。而这次也不例外我们的朱大皇帝慑于朝鲜人民起义的威力。决定在朝鲜半岛推行土改这个让步政策以换取朝鲜贫下中农对朱氏朝鲜的支持和拥护同时也籍此打压朝鲜的两班豪门势力经过一年多的改革现在已经基本取得了成功。朝鲜半岛上的三千多万亩土地几乎全部被重新登记和分配了一遍近800万无地少地的朝鲜农业人口得到了土地还有数十万原两班豪门的成员在朝鲜议政府的命令下进行了迁移。
    当然朝鲜的土地改革也并非完全平均主义。有大约2万名参加了平定朝鲜之役的朝鲜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