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5章 在铁路工地上 第五更(第1/2页)  天朝之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更奉上大大们还有票票吗?
    哗啦啦的马蹄敲打在口外的官道上面十来匹骏马疾驰而来。当先一骑骏马上的骑士忽然勒住了缰绳跑得正欢的蒙古骏马就是一阵嘶鸣用两只后蹄站立了起来。马上的人物红袍乌纱腰悬佩剑好似一个将要投笔从戎的儒官正是新任库张铁路督办胡林翼。
    官道一侧正是一座大型工地。
    供上万人居住的营盘已经在平整建设。从东北的集体农庄调集来的壮丁还有从北直、山东、山西等地募来的劳工正狼吞虎咽地嚼着高粱面饼卷。簇拥的一团一团的。工头们还在嚷嚷:“快点吃吃饱了还要干活儿!皇上下了圣旨光复7年年底前一定要把铁路铺到买卖城要不然谁都没有好果子吃!”
    听到工头吓唬人的话胡林翼脸上露出了苦笑的表情这次的差事不容易啊——修一条张家口通往买卖城的铁路!还必须在1854年内完工。要是不能按期完成皇帝老子拿这些苦哈哈的工人是没有办法的不过自己这个铁路督办可就要倒霉了。因为这次的差事是军令!不能按时完工就是军法从事啊!
    好在工程预算挺足的只是轻便铁路的标准就按照一里5000银元拨付预算2500里铁路有1250万建设经费。而且只要保质保量完成建设经费的余款是可以让督办衙门的官员分了搬回家的。所以胡林翼这次得到的差事也算是个肥差。他已经让督办衙门的洋人工程师和会计师计算过了这次的工程满打满算有1100万就足够了。最后总能落下150万银元!
    而为了能多分点钱这个衙门的人员是非常精简的除了必要的工程师和会计穿官袍的人还不到100个。而且也没有在北京城内占一个大号的衙门。而是在天津商埠租了几间办公室——话说这个所谓的铁路督办衙门怎么看着那么像个商行呢?
    一个穿着粗布长袍戴着眼镜脖子里面挂着个算盘。还长了对招风耳朵的中年男子一路小跑似的迎了出来。朝刚刚从马上下来的胡林翼拱拱手满脸堆笑着道:“胡大人一路可安好今儿不早了要不要歇息一个晚上再视察工地?”
    这个男子是个山西人话音当中都是老陈醋的味道儿。他名叫乔致庸是铁路督办衙门的帮办。他是晋商出身早些年花钱买了个重庆知府结果把当时满清的成都将军琦善给“卖”了当上了明朝的官儿。
    “仲登。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现在每一天都不能耽搁要是不能按期完工你我轻则罢官重则杀头!咱们都是立了军令状的。”
    胡林翼将马鞭丢给身边的保镖拉着乔致庸的手就往营地里面走去。他接下这份差事可是冒了风险的。军令状可不是闹着玩的。虽然头不一定真杀但是革职流放是逃不掉的。而且大明朝这里的规矩森严革职流放就全完了!没有听说有“军前效命”和“戴罪立功”的机会!如果不是曾国藩失陷敌营胡林翼没有了后台他也不会接这个搞不好要丢官流放的差事。
    不过朱皇帝也不是不通情理他不像朱元璋那样又小气又严酷。这次的差事做好了是可以捞很多钱的。这位皇帝陛下对贪官并不是“零容忍”。更多是靠制度和舆论来约束。比如这次修建蒙古铁路就是这样采取了商业化的管理如果不是在战区施工朱皇帝一定会把工程发包给营建商的。
    就在胡林翼和乔致庸往营地中央的大帐篷走去的时候一阵阵劳动号子的声音响了起来。
    “么哦么哦么 大家都使劲啊嗨……嗨……嗨!用力拉哦。拼命推呐咱们浑身都劲儿呀!齐心协力把车推呀!么哦咳咳!咳!咳!”
    这是到附近山里面拉套子的队伍回来了吆喝着马匹连推带拽的将一车车的木料拖到了营地当中。这些木料都是用来做铁轨枕木的就在张家口外的山林里面就近砍伐。而伐木和搬运木料的工人。大都是东北集体农庄的壮丁。黑吉辽三省的巡抚衙门和总兵衙门联合发了公文一共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