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7章 邀还道光 求月票(第1/2页)  天朝之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道光29年对于奉天行宫的主子来说真是一个既无奈又难熬的年份。
    在刚刚过去的道光28年大清王朝算是丢掉了200年的祖业而且还把列祖列宗的脸面和**丢得干干净净。如果说原本在这场大清王朝的存亡之战中还有一个君王死社稷可以给这惶惶大清留下最后一点尊严。那么道光皇帝被俘的确切消息传到盛京之后。奉天行宫的天就算塌下来了大清的未来之君盛京将军恭亲王奕欣也算彻底傻眼。
    他伟大的皇阿玛居然在北京沦陷后没有成为先皇享受子孙后代的景仰和供奉——在道光被俘的消息传来前奉天行宫这边都已经给道光皇帝准备好庙号了大清毅宗烈皇帝。多好的庙号啊多么激励人心的毅宗烈皇帝啊!
    这些日子以来在奉天行宫大政殿上议事的大清忠臣们可是人人怀揣着一把胡椒面就准备在为大清毅宗烈皇帝驾崩的消息传来时哭丧用的。
    可是谁能想到一张黑白照片的出现就将好端端的毅宗烈皇帝变成了徽宗皇帝了——这张黑白照片是英国公使阿礼国带来盛京的照片上面赫然就是失去左臂穿着便服的道光皇帝陪在道光皇帝左右的则是两个看上去很凶的太平天国的官员!
    这张照片一出整个盛京为之哑然。道光皇帝不死可就是活生生将了孝治天下的大清王朝一军。更是将刚刚开始在盛京当家作主的恭亲王一下逼到了个进退两难的地步。
    他是孝子啊!怎么可以眼睁睁看着皇阿玛在粤匪手中受苦?孝子能这样当吗?不忍心看着老爹活受罪自然就要想办法“邀还道光”了而“邀还”的办法貌似只有一个。就是同太平天国讲和。让出全部关内地盘。老老实实当个“北清”再也别指望什么恢复祖宗江山了。
    其实这大清沦落到现在这样的地步还谈什么恢复?盛京、黑龙江、吉林三将军旗下的人口还不到100万其中还有不少是从关内流亡来的老弱妇孺和汉人能够动员出来的兵力不过七八万上下算上陆续从山东泛海而来的八旗兵恭亲王能够掌握的兵马最多就是十万!
    至于蒙古草原上的游牧八旗现在早就不记得大清列祖列宗的恩德了。能够勉强听封不听调已经是极给面子了。指望他们出兵去和太平天国打仗是想都不用想的。
    而且就算这帮蒙古人肯帮忙恭亲王也出不了兵因为他一没军饷;二没军粮;三没军火整个就是个空架子。
    说起来让人难以置信恭亲王麾下的120万人口当中有义务为大清纳税的还不到40万人而可以享受免税待遇的祖宗之民却有80万之多!这帮子八旗大爷现在肯不要旗饷已经是良心大发现了怎么还能指望他们成大清的粮饷之源呢?而且这帮子旗人还是满清军队的兵源所在。几乎所有的壮丁都被征入了行伍分到的旗田大多没有开垦的痕迹——满洲之土虽然肥沃。可要将荒原、林地变成能长庄稼的耕地还是得费些力气的。可现在春耕在即耕地却没有垦出来自然不能指望秋收了。
    好在东北三将军府倒还存着些粮食各家王府在东北的庄子上也有粮食都拿出来倒还能支撑一阵子。恭亲王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了退至关外的各家王府亲贵捐出在关内搜刮来的存银四处高价购粮。好歹先把眼前的难关应付过去再徐图振作吧。
    可就在这个旗人之心渐渐有些振作的时候道光皇帝被俘的噩耗又似一个晴天霹雳正好砸在了恭亲王奕欣的脑门之上了。
    奉天行宫凤凰楼。
    这栋当下全沈阳最高的建筑物就是恭亲王奕欣的居所同北京的紫禁城相比奉天行宫就像个大杂还挤满了从北京城里面撤出来的道光皇帝的后妃子女。这些人在北京的时候都是养尊处优惯了的现在由奢入俭当然很难适应整日哭闹不止。恭亲王也拿他们没什么办法只好上了凤凰楼躲清净了。
    只是这清净能躲劈空降下的灾祸就躲不过了。道光皇帝受伤被俘的消息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