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5章殖民责任承包制求月票(第1/2页)  天朝之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往来广州的中外客商们而言位于城南珠江边上的谷埠是他们必去的地方。谷埠之名来源于粮米运输广州日常消耗的谷米多用沙船运来集中在此停泊因而有了谷埠之名。不过现在真正吸引过往客商们的却不是谷埠的米而是谷埠的“老举寨”。广东人称ji女为“老举”故ji院得名为“老举寨”。谷埠由于处在广州南城最繁华的地段商贾云集故而ji院生意兴隆。
    此时谷埠的“老举寨”都是集豪华的“大寨”一部分设于东堤沿江一带的“鬼楼”(西式楼房)内一部分则在陈塘另树一帜建立了八间大寨成了花街柳巷。每到华灯初上的时候这个地方就热闹了起来。马车轿子停得满满当当丝竹悠扬之声和划拳行令还有莺莺燕燕的声音混杂在一处把这里点缀成了温柔堕落之乡。
    自从朱明占据广东之后原来现任官员不许逛窑子的禁令自然就不复存在了——朱济世是依靠洪门弟子起家的掌了大权后自然不好把洪门的财路都给断了。至于洪门的财路自然离不开“黄、赌、毒”鸦片烟馆的买卖已经被禁剩下的ji院和赌场则都是合法买卖了。
    而广州城内的许多朱明贵族官僚特别是军官大都是江湖出身。在军中值勤的时候被严格的纪律约束不好太乱来回到广州休假焉能不纵情享受——现在朱明的军队毕竟还是旧军队如果要找历史上民国的军队做对比的话大概也就和老张家的东北军差不多比老蒋的中央军肯定是不如的。
    这也是理所当然老张家的军官大多是土匪出身老蒋的黄埔系可都是知识青年。而眼下朱明的军官也多帮会贼寇出身者即便是朱明的黄埔系军校生之前大多也没有正经上过新式学堂更没有多少新思想又大多出身市井。仅仅靠一年多的军官教育培养出的军官也就能勉强掌握作为中下级军官所必需的军事知识至于思想什么的可不是那么短的时间内教育好的。更不用说那些连军校都没有读过的甚至连大字都不识得几个的“大佬将军”(广东人给某些朱明军官起的雅号)了。
    “大佬将军”王德虎的马车停在了百花居的门口时正和几个海军部同僚的马车擦身而过。相比陆军朱明海军的素质更差了不少他们本来就是一群海盗嘛!
    王德虎今天到百花居就是来见商务部尚书潘仕成和自己名义上的两个属下北洋舰队司令官崔阿圃和副司令官沙吴仔的。听名字就知道这两个家伙是什么样的角色了……
    车夫掀开了帘子低声道:“大人百花居已经到了您是在这就下车还是在门口等客人?”王德虎被他的声音惊醒忙振作了一下精神大声道:“好就在这儿下你在门口等着我大概两个时辰后回府。”
    崔阿圃和沙吴仔原是南海最大的海盗头子王德虎早年还跟他们混过两人自然也是洪家兄弟。朱济世取了广东之后就想招安他们并不是指望用他们去打击满清水师而是希望他们能少在南海上面惹事。虽然南海的华人海盗多少给朱济世这个“海外天子”一些面子但是这些海盗总归是南洋海上贸易的一个麻烦如果不招安早晚就得出兵围剿。这可就坏了洪门兄弟的义气因而郑洪、王德虎还有苏三娘一直力主招安。最后总算把两个海盗头子还有他们麾下的一百几十条海船和几千海寇都变成了大明海军的一部分。
    不过还是听封不听调说是海上军阀也不为过而朱明却要支出一大笔军饷用来“养寇”其实就是花钱买个海路平安罢了。
    两个受了封的海盗头子在广州城内也有宅子他们一个是平海伯一个是定海伯算是大明的贵族自然得到了赐田和赐宅。不过两人却不大喜欢北城的宅子便整日流连在谷埠的花街柳巷。今天就在百花居定了包厢要和王德虎耍个通宵。不过王德虎却从朱济世那里给他们俩讨了个意想不到的美差——保护朝鲜!
    潘仕成早就在百花居里定了一个厢房几个头牌姑娘都给潘大尚书定了下来厢房里早就摆上了花酒珍馐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