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3万吨的大家伙(第2/3页)  钢铁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作法极大的增加了造船的速度哪怕是3万吨以上的商船也只是跟之前15万吨差不多的建设速度在权衡利弊之下特别是考虑到中国疯狂增长运输压力最终中国还是批准了一批3万吨以上的商船的兴建这些船在目前海军建造任务较低的情况下填充了所有超过3万吨的船坞。
    在战争激烈的时段在中国跟美国掀起太平洋战争甚至攻击北美的阿拉斯加的时候中国的大型船坞之中摆放的不是大型战舰而是商船这也是世界第一次遇到的事情了这也跟中国埋头发展有关系到现在中国的军舰数量已经足够甚至海军人员有些不足所以稍稍放慢一点只要海军人员上来随时都可以爆战舰海就船坞的总吨位来说中国甚至比美国强大的多。
    商船的吨位上升成本当然也会上升也亏得中国目前有钱才能够一次性开行最少150艘3万吨以上的大型商船就一吨300美元的价格来说千万美元一艘船150艘最少是20亿以上54万吨的价格更高可是大规模的投入会带来成本的降低到对于知道经济战的好处的中国来说节约的每一分都会成为经济上面的优势。
    这样庞大商船开始建造并且以惊人的速度建成在日本要求之前首批差不多50艘在日本攻击的阿拉斯加前后第一批下水并且紧张的海试之后投入使用对于中国来说专业的海军士兵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事情到现在还使用了一部分的日本海军并且开启了更多的海军学校把大量的现役战舰作为教练舰进行使用未来两三年之后或许这个数量会大幅度的增加可是现在海军数量还相对不足可是远洋商船是没问题的。
    远洋捕捞和过去的商船训练不知道培养了多少哪怕海军抽调也有足够的人员况且一艘商船所需要的人手并没有那么多的特别是越大的商船当商船的吨位从1万吨提升到3万吨甚至是5万吨的时候商船使用的人员并不是3倍或者5倍只是一个百分比的提升5万吨比一万吨的能够提升7成的人员已经不错了。
    用更少的人员运走更多的货或许更大的商船在航线上会成为靶子可是目前的英美暂时没有远洋打击的能力唯一必须要防守的是潜艇可是按照德国掌握的情报能够超过3000海里航程一直威胁到中国航线的潜艇不存在。
    协约国受到了德国无限潜艇战的打击也想过研究潜艇打击补给线可惜德国没有什么补给线德国曾经的商船和邮轮或者在美国参战之前转给了中国毕竟德国连海军都没有办法走出波罗的海更别说商船了派出去就是一个靶子因此英国没有攻击德国商船的主观性至于美国也是同理也就是对中国宣战之后感受到中国补充德国的威胁他们开始考虑研究远洋的专门针对航线攻击的潜艇可惜一款成熟的潜艇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研制出来的特别是协约国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之下的现在不过是弄出来了一些小吨位的近海潜艇暂时没办法威胁到中国的航道安全。
    试航了差不多2个星期的时间新的商船效果非常好不但运载量大大的增加了操作的灵活程度加上适航性上都有相当的增加最关键的还是速度的比起常见的商船来说在最经济的速度要超过12节最高速度会超过2节。
    对于商船而言这样的速度提升非常的可观速度和吨位同样属于效率的范畴的在战争面前在大宗的远洋运输面前任何一丁点的提升也相当的可观这代表了在同样的时间之中会运输更多的货物减少时间消耗甚至是减少时间成本。
    首批50艘3万吨的商船经过了简单的下水演练之后就派往了日本他们将会跟之前回航的舰队一起共同负担起的向阿拉斯加的运送物资的的任务庞大的战舰一经停靠在东京湾就引起了轰动日本肢解了海军可是曾经兴建金刚级的经历让日本不少民众都是有见识的3万吨以上的商船哪怕只是商船跟一万吨级的比起来也有显著的不同真的如同一个大胖子跟瘦子之间的对比一样任何一个看到这个商船日本人都会不约而同的赞叹一声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