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5章:飘了吗?(第1/4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楚国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战争五十万大军的规模难不倒楚国他们拉出这种规模的大军显然是不想战争发生在楚国境内的。
    这么说的话智瑶的谋略好像是取得了成功?
    “楚国在‘郢’集结大军有二十万之数在越地有兵十五万在蔡地有兵十五万。”
    “臣听闻屈景昭三族精锐尽出重组‘左右广’之卫年来往云梦泽捕杀犀牛、鳄鱼赶制皮兜。”
    “各地封君之中唯项氏高调梁氏附翼其后自成其势。”
    智瑶进驻“新郑”的郑国原宫城之中坐在主位上听取汇报。
    郑国以“新郑”为都城的时间长达三百多年期间不断修筑“新郑”除了搞出九道防御链之外他们还对宫城进行不断的扩建。
    只不过晋国与楚国开始争霸郑国成了晋军与楚军不断厮杀的战场直接让郑国持续遭罪致使郑国的国力一天不如一天一再被扩建的宫城还是显得有些小家子气。
    拿开朝会的大殿来说空间比较狭隘也就不提了看不到大气的布置哪怕是殿中最显眼的承重柱也看不到凋塑。
    大殿狭小到什么份上?从进门到主位也就三十米不到的长度殿内宽度也就二十米左右。
    当前的时代开朝会时并不是让群臣站着会有分在两侧的座位。
    一道桉几的长度怎么都有一百六十厘米左右座位之间需要间隔入门必须有足够的间隔空间台陛下方也要跟群臣的座位有足够的间隔三十米的长度摆上八张桉几就是极限了。
    等于说摆放在前列的座位两侧合起来只有十六个座位哪怕后方也有座位其实一样需要间隔更要让出其它空间导致整个大殿的座位合起来绝对不超过三十二个。
    开朝会的大殿也就容得下三十二位臣子入座每一次朝会一般有不在中枢担任官职的贵族参与中枢任职的官员再加上临时参与的贵族蒸蒸日上的国势之下怎么看都会显得不够。
    智瑶向下看去看到显得拥挤就很不得劲。
    不过这里是原郑国君臣用来开朝会的大殿?那没事了。
    郑国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到最后能不能填满大殿座位都是一个未知数哪怕能填满都可能是凑数的居多。
    刚刚智瑶听到了什么项氏?
    “此项氏乃是何人?”智瑶问道。
    楚国项氏?很难不让智瑶被吸引到注意力。
    台狐从座位站起来答道:“项氏项国公族后裔当前家主为项武封地在‘唐’一带。项氏有城两座治下属民应有六万余部曲近三千。”
    部曲是楚国那边的说法相当于“士”和“徒”这种中原的职业士兵。
    智瑶稍微愣了一下。
    其实主要是以后的项氏太牛逼导致智瑶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下意识以为项氏有多么强大。
    只不过有六万余属民再加上三千左右的职业士兵真不能算多弱了。
    毕竟当前算起来是战国初期不是吗?
    当然目前的项氏距离智瑶所知道的项氏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孙武不解地问道:“大王特意询问项氏可是有不平常之处?”
    智瑶了解到当前的项氏摇了摇头说道:“寡人好奇项氏如何高调。”
    作为宦官令的台狐就是应该为智瑶满足一切决定后面好好派人了解一下项氏免得到时候智瑶再问答不出来会显得很失职。
    孙武笑着说道:“楚国灭国五十余失去国祚遗民皆与楚国一体。楚国公族强势自是无碍如今遭受反噬罢了。”
    那个“遗民”特指失去国祚的公族以及贵族可不是什么普通黎庶。
    在春秋战国时代有姓有氏才是“民”。
    同时一开始的“民”并没有随后那么不堪仅仅是去到蛮荒之地开拓消灭或驱逐异族使得诸夏苗裔有生存空间站在诸夏立场就该值得敬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