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2章:一年复一年(第1/3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智瑶当然不是要把智开放逐只是智开从小锦衣玉食不说二十多年以来过得也是非常顺风顺水。
    有些年轻人不喜欢「玉不琢不成器」这一句话认为长辈压根就是没事找事刻意制造一些困难去刁难小辈。
    然而人过得太顺真不太好尤其是一些注定要承担重任的人。他们一旦过得太顺的话突然间遭遇到挫折很难扛住偏偏又没有第二次机会一下子不止自己废了遭到拖累的那些人该是何其无辜呢。
    「太子已至「巴」城。」智瑶真不知道这个「巴」城是现代的重庆。
    有人会将智开遭遇了什么和正在做什么汇报给智瑶知晓。
    同时智瑶和智开也保持着信件交流。
    智瑶事先就知道前往巴国的路不好走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让智开在那边待上两三年。
    至于智开会不会出事?没有人敢百分百进行担保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杜绝人为疏忽导致的意外发生。
    别人可以在夏季之外赶路智开被严格限制在夏季。这个就是一种保护措施。
    芬嬴得知智开会离开两年以上的时间没有选择与智瑶闹只是经常会一人偷偷流泪。
    母亲都是这样女儿在的时候可能会觉得烦一旦长久没有见到儿女又会稀罕情绪上会显得比较感性。
    「太子此行收获良多为储君者应有如此磨砺。」芬嬴不知道是不是在安慰自己。
    木已成舟无可改变闹只会惹人嫌并且表现得很不像是一名王后。
    当然了只要智瑶不亲近另外的王子给予他们莫须有的希望芬嬴能够忍耐的事情简直太多太多了。
    换作智瑶突然重视起某位王子哪怕是智开一母同胞的弟弟看看芬嬴到底会不会闹。
    智瑶作为一国之君需要顾及的事情太多首先保证国家的安稳以及持续发展再来才是亲人亲人之中又以对智开的关注最多其余的亲人不是刻意造成只是免不了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这是事实尤其像智瑶有那么多的子子孙孙好些子女不光没能记住名字脸庞也没有记住一张更不用说内外的孙儿辈了。
    「走罢。」智瑶说着站起身来。
    今天又是原国王室出城围猎的日子一同参与围猎的还有在都城的勋贵与官员。
    换作是在其它年代每年要搞也是搞祭祀类的活动以围猎来作为重要节目少不得被读书人各种喷。
    秋高气爽的天气很适合外出围猎的场地在「中京」南面的濮水北岸。
    同样是在今天普通人也会结伴再带上家中的妻儿外出狩猎。
    因此每年八月十五左右进行狩猎已经成了原国的一种节日。
    中秋节被这么一搞真不是智瑶故意导致只能说一次意外。
    话又说回来春秋战国、秦一统、东西两汉一直到南北朝并没有中秋节这个节日需要到唐初才确认为一个节日。
    唐宋时期的中秋节没有吃月饼的习俗到元末年才出现并且起因是义军用藏在糕点的纸条用来传递信息随后也才有了月饼中藏了硬币或红枣等等吃到代表好运的习俗。
    在原国白天进行狩猎当夜会在野外不归家围坐在篝火边上烤打来又经过处理的猎物提前过上了在月色下烧烤的日子。
    智瑶每年会在今天记住一些后辈的名字原因是他们在围猎上表现出色。
    围猎嘛不是纯粹的狩猎围猎讲究的是分工合作涉及到了管理以及团队成员调派。
    这种活动只有协调性很强的团队才能取得更多的收获能够看到每一个拥有团队的人
    他们的各项能力。
    能够在围猎上表现优异起码指挥一队人马作战的问题不是太大当一个基层或中层的军官也能合格。
    「诸卿教子有方寡人深感欣慰。」智瑶不是在装逼真心为了一些后辈的表现感到高兴。
    作为人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