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1章:战争规模注定扩大(第2/3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多的时间。
    目下越王勾践手头还有将近六万兵力他们没有得到补给的话粮秣最多还能支撑两个月。
    司马穰苴的计划是巩固包围圈耗到越军的粮秣见底届时越军除了投降之外只剩下顽抗再被饿死的结果。
    不止一个人判断越王勾践不会投降基本猜测越王勾践会选择死撑到底。
    如果越王勾践肯投降本属于东来的那些势力陆续投降之后局面对越军大势已去着实明显越军完全没有死撑下去的必要应该顺势商谈投效条件了。
    因为东来之战比原国入侵宋国要早发生越王勾践被困之下并不清楚原国入侵宋国的信息想来越王勾践不会将自己脱困的希望寄托在楚宋联军能打赢原国的身上?
    越王勾践太明白一件事情他们的主力被困在北部首先出兵攻打越国本土的不会是原国相反会是曾经的盟友楚国和宋国。
    在明白那种现实之下越王勾践不可能无法明白哪怕能够脱困越国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作为强国的可能性即便能够幸存也是只能苟延残喘。
    明白是一回事要做什么又是另外一回事对于越王勾践这种人来说能够苟活就代表还有希望怎么可能轻言放弃呢?
    原国这边将楚国猜得很透。
    楚国也果然如意料当中那样心太大什么都想要两头兼顾就是两边都显得兵力不足。
    “三万宋军威胁‘濮阳’料想楚国将会出兵另辟战线。”孙武说道。
    狐尤问道:“国尉以为楚军将在何处开辟战线?”
    这个也是大家想知道的事情。
    孙武笃定地说道:“若楚国开辟战线必在蛮氏。”
    曾经的勾践做出的选项成为反面教材越国本来可以介入原国对鲁国的灭国之战偏偏越国为了保存实力没有那么干。
    天下局势走到现如今这一局面原国吞并天下诸侯的心思简直不要太明显楚国和宋国都会吸取越国的教训任何能够打击到原国的事情都会去干。
    只不过以各方的实力对比来说除非原国遭遇一次大败致使原国内部陷入动荡要不然各国只会在原国的威压下喘不过气。
    这一次统率三万宋军的主将简直胆大包天指的不是敢入侵原国特指不顾本国君臣陷于危机。
    其实他们的选择很对只有三万宋军加入到“商丘”的战场顶多就是让当地的原军需要多防备一支宋军根本做不到击溃围困“商丘”的原军给宋国君臣解围。
    在这种前提之下三万宋军入侵原国的本土或许能够吸引围困“商丘”的原军分兵去救。这样才是最可能给“商丘”解围的做法。
    这三万宋军想得很美错误的地方在于对原国的强大不够了解。
    “濮阳”现在成了原国的旧都之一它还是新都“中京”的东面屏障怎么可能没有驻防的军队?
    一开始“濮阳”只是拥有三千守军明确知道有三万宋军来犯不到一个月就从周边征召了近万部队开打之后还有各地新集结起来的原军陆陆续续往“濮阳”移动。
    说那三万宋军是捅了马蜂窝一点都不为过触发了原国的联防机制直隶范围内的青壮会分批集结再前往需要抵达战场三个月之内就能凑出一支数量不低于五万的大军。
    这一支大军或许跟其它野战部队相比战斗力会弱一些得益于原国有每年集结操练的国策里面的士兵却非没有经过训练的农夫。
    他们一开始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显得比较弱打了几场进行磨合装备和指挥体系的优势下并且还是在打保卫家园的战斗说不定仅是靠这一支临时集结的部队就能消灭三万宋军了。
    恰是因为那样长期驻扎在“中京”的虎贲军根本没有被调往“濮阳”战场顺带集结在“中京”的两个满编师也是处在待命状态。
    智瑶是奔着横扫天下而去怎么可能不在军事上的注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