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7章:向燕地进军!(第1/4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而在“濮阳”周的军队并没有两个军团的规模充其量也就两个“师”的兵力而已。
    其它兵力要么已经在原国与燕国的边境区域隐藏着不然就是从各地正在向预定地点进发。
    说到底将所有要出征的部队集中到“濮阳”不止麻烦并且还会浪费时间以及资源何必那么干呢?
    跟智开一起同行的军队有两个建制比较特殊他们是虎贲军与羽林军。
    虎贲军会长期驻扎在都城周边只是他们并不参与都城的治安维持并且也没有在宫城值守乃是作为一支威慑力量而存在。
    宫城有专门的值守部队郎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被称为禁军的士兵。
    而禁军并不是一支军团的番号纯粹就是有值守宫城的使命罢了。
    在日后羽林军不会长期驻守都城他们将会活跃在北方各处轮到需要休整也是挂靠在某个郡的临时驻扎点。
    所以了虎贲军会是“盾”羽林军则是作为“矛”。
    初次统率大军出征的智开一开始会细无巨细都过问慢慢发现这样做太累且除了表示知道之外几乎没其它作用。
    原国是一个成熟的国家有自己的管理体系各级官员或军官都有自己需要负责的事项。
    处于高层的那些人他们除了跟进自己负责的事项只需要定时抽查相关文牍或是临时抽查某个地方的资料作用更多是监督和威慑下一级怎么可能什么事情都实际参与呢?
    一国之君的话听取的事项基本会是大而广轮到出了事情才会专门听取汇报。
    没有什么比管理一支军队更加能够锻炼人智开很快就了解这个实情。
    “中尉父王领兵之初乃是何等模样?”智开特地在一次扎营时请司马穰苴过来闲聊。
    司马穰苴说道:“大王十三岁已在领兵对阵诸侯初次领兵便是鏖战楚、齐、郑、鲁联军战而胜之。”
    智开不是要听自家父亲的光辉事迹想要知道的是细节。
    “这……”司马穰苴在智瑶麾下效力时齐国临近崩溃的边缘当时智瑶的领兵风格早就成熟了。
    一种成熟了的军事风格只能提供初次领兵的人借鉴完全效彷超大概率会发生玩砸了的局面。
    司马穰苴只有说道:“臣以为太子此时应当多听、多看、少说、少做。”
    换作脾气暴躁一些的人认为在正经求索经验得到那样的回复恐怕是会跳脚。
    毕竟司马穰苴的那句话有点像是在对待小孩子啊。
    智开却是点了点头说道:“暂且如此罢。”
    他们已经进入到恒山郡的地界不出意外再有十来天就能够抵达“普阳”了。
    随着越来越靠近燕国团结在智开周边的军队数量增加到了一个军团的规模。
    他们不会前往“穷鱼之丘”与当地的驻军会合相反会继续一路向北与那边的一个“师”完成会合到了开战日子就会直接入侵燕国。
    同理驻扎在“穷鱼之丘”的原军他们到了开战日也会对燕国发起进攻。
    中山国的旧地被划成了两个郡分别是代郡和上谷郡只不过这两个郡都还是不完整的状态需要将赵氏代国的代地拿下用来增加代郡的辖区灭掉燕国再给上谷郡增加辖地。
    从某些方面来说原国的中枢分明是拿代地和燕地视作囊中之物要不然怎么会是那种行政区的划分方式呢。
    十一天过后智开站在一座矮山之上眺望着东北方向的一切。
    他们要感谢原国早就拟定了入侵燕国的军事计划早早就派出人手在行军沿途开路搭桥要不然绝对没有可能仅是耗费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抵达燕国的边境处。
    在行军的沿途原国的疆域内其实还好开始重视之后沿途起码有聚集的定居点一些小城也在进行修建更多的是游动放牧的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