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6章:处心积虑(第1/4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直接杀掉对方首脑再去吞并势力?这种做法具有可行性问题是显得过于粗糙想要整合的麻烦不会少。
    近些年秦国与代国合作了很多事项见面就谈友谊动辄就是两嬴为一家抱团取暖的成份居多真没有认知到了两家只有合为一家才有出路的地步。
    秦军约定日期而战果然成功欺骗了义渠两天后的凌晨做到全身而退。
    周边的异族都觉得诸夏列国讲信誉作为异族的他们也干不出约战却逃跑的事情哪怕知道秦国在诸夏列国中比较特别义渠怎么会知道秦国这么不要脸呢。
    等待义渠发觉秦军逃跑盛怒之下出兵追击。
    秦军的轻骑兵与代国的骑兵合作伏击了前来追击的义渠万余人骑兵双方厮杀了一整个白昼的时间以义渠败退而落下帷幕。
    “义渠可知原国发兵之事?”赵母恤重新跟秦君刺会合问起了这事。
    秦君刺被问得陷入迟疑想了想如实答道:“未可知也。”
    关于义渠人知不知道秦国面临的险境着实是有些不太好说。
    义渠存在的时间挺长只不过他们跟诸夏这边很不一样概略来说就是义渠人更加愚昧一些。
    诸夏这边的各国对于邦交早就玩得很熟络义渠人还停留在等待有需要再去找人找到人先吆喝一声愿意合作就一块喝顿酒不想合作互相都别浪费时间立刻转头走的阶段。
    在军事思想方面诸夏已经整理出了一套套理论义渠人玩得就是跟着感觉走。
    简单来说义渠连文字都没有不具备成体系的教育可能有天赋异禀的人知识却无法使用更科学的方式传给下一代。
    另外一点诸夏这边的列国他们认定谁是敌人会花更多的心思打探消息包括义渠、白翟、楼烦等异族势力极可能字典里连“情报”这两字都没有。
    先进文明遇到落后文明为什么能进行各种碾压?不是简单的武器装备上的差距从思想到做事方式的各方各面都存在差距落后要挨打绝对是至理名言。
    为什么两宋碰上辽国或金国是被暴打的一方?两宋或许在文学高度上碾压辽国或金国但是国家政策先天走歪再加上武器装备与军事思想真没有多少胜过辽国和金国的地方。
    他们合兵一处退到了汧水的上游。
    这个地方在“雍”西北方向的两百里开外距离另一个异族势力乌氏仅有八十里不到。
    乌氏同样是一个历史很悠久的部落联盟只是比起寻求扩张的义渠他们显得相对温和。
    秦国跟乌氏的联系很频繁尤其是智氏对骑兵进行改革之后秦国加强了跟乌氏的贸易主要是以各种物资向乌氏购买马匹。
    不得不说的是乌氏人很会养马同一类马在乌氏人的牧养之下会更加膘肥体壮。
    如果不是秦国一再出了意外秦庭已经有计划对乌氏实施兼并为的就是肥一波的同时获得乌氏人的养马技术。
    两国关系不错秦国却是想要吞并乌氏?这不能说秦国不是个东西。
    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在互相奈何不得对方的前提下会讲友谊打得过要不要打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轮到明明有能力吞并一个国家不会有任何第三方来阻止或有能力阻止吞并了也能获得极大好处偏偏碍于友谊什么玩意之类不去吞并才显得愚蠢透顶。
    一句话来概括国家的准则:国与国没有爱恨情仇只有利益永恒。
    赵母恤一次与秦君刺的再次会面谈了一些事情比较突然地问道:“我可有得罪孟氏?”
    这个“我”指的是赵氏代国。
    秦君刺心里一突羊装不解地反问道:“何有此言?”
    赵母恤说道:“孟氏力破目视寡人眼中难掩杀意。”
    秦君刺做出一个愣住的表情却也是真的愣住一点都不带假装回过神来不是那么确定地说道:“或是伯鲁归降原国所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