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7章:接下来做点什么?(第1/3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场众人之中只要了解国号命名规则的人他们皆是脑子一阵“嗡嗡”作响。
    在他们看来智氏应该复国为“原”哪怕是使用杨、霍、温、共、荀或者齐、卫其实都比选定唐更加合情合理。
    周王室分封时期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同母弟的唐叔虞得封唐国。这个唐国就是晋国的前身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
    捡起晋国曾经的国号?不是不能那么干问题是“故绛”并非智氏的疆域范围跟用地理位置取定国号扯不上关系啊。
    为什么说国号哪怕是命名为齐国或卫国都更加合理?原因是旧齐国和旧卫国的地盘都在智氏手中哪怕姜姓吕氏和姬姓卫氏还有传承智氏一样是能硬抢国号的一切只因为土地的控制权不属于姜姓吕氏或姬姓卫氏了。
    至于杨、霍、温、共、荀、谭、遂、宿、郭、等等?这些是先后失去国祚的诸侯国智氏的势力范围包含了那些国家曾经的领土。
    怎么还有一个荀国?这个跟智氏其实没什么关系原国被晋国吞并之后晋武公灭掉了荀国将“荀”地赐给了大夫原氏暗别为荀氏。
    另外还有一个“黎”的国号能选只是脑子没病没有诸夏体系的人会选择“黎”作为国号。
    很久之前“黎”是黄帝的敌人后来一支赤狄建立了一个叫“黎”的国家更后来这个叫“黎”的国家差点把卫国灭了。
    当时的卫国可不是后来的卫国。卫国一度十分强大比当时的晋国强的不是一点半点没有等来高光的时刻遭到了黎国的入侵以至于卫国被迫从“朝歌”迁都到了“帝丘(濮阳)”。
    更后来?不是晋国崛起了嘛!
    晋国在晋景公时代将黎国从一个国家打得变成散乱的赤狄部落随后又在晋厉公时代才彻底消灭晋国东北部的赤狄各部。
    不管怎么说智氏选择唐来作为国号显得不合情也不合理着实是令众人看不懂个别人都在暗自偷笑了。
    智瑶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
    原国?一听就是杂牌小国几乎跟后世草头王一般的身价。
    其余的杨、霍、温、共、荀、谭、遂、宿、郭、等国号?一样没有多少人听过啊!
    后世的人对秦、楚、魏、赵、齐、燕、韩、晋这些名号会比较熟悉历朝历代的单子号王号也是取这些每一个时代的哪个王号最尊贵则是不固定。
    比如很多朝代是秦王最尊贵有些朝代则是晋王才是众王之首轮到另一个朝代则可能是魏王或楚王的地位更高了。能够确定的是单字王号肯定比双字王号更尊贵同时秦、晋、魏、楚这四个王号一直是最尊贵的那一批。
    “这是智瑶……唐瑶一定要灭掉晋国吧?”楚君章当然记得自己灭掉过一个叫唐的国家可是很难当一回事。
    楚国灭掉的唐国是尧的后代祁姓那个周王室又分封出一个唐国也就是一开始其实有两个唐国并立。
    两个国号一样的国家并立虽然有些奇怪问题并不是只有一个孤例。同时存在的还有两个燕国一个在东北一个在中原腹地史书区分为北燕和南燕。
    如果唐国后来没有改国号为晋国大概史书也会区分为北唐和南唐。也能是姬唐和祁唐。
    现在智氏立国号为唐史官或许会用“东唐”或“智唐”来进行记载?再去改一下史书注释那个是姬唐哪一个又是祁唐。
    所以根本没有谁是谁儿子那么一回事无非就是国号前面再加上一个前缀罢了。
    比如齐国不是有姜齐和田齐的区分吗?
    至于取国号为“汉”这个选项?智瑶不是没有想过问题统治范围不在汉水周边哪怕刘邦一开始也是作为汉中王国号也是汉中国后来才改为汉国的。
    类似楚君章那么想的人挺多他们认定唐国接下来一定会把晋国灭掉。
    这样一想许多诸侯的心情就放松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