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9章:除了我,没人有这魄力(二合一)(第2/5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饼的事情发生老智家这一波却不是靠老天爷给面子。
    好多诸侯国会受到奴隶起义的影响老智家显得平稳是有自己对待奴隶的政策关老天爷什么事?
    但凡列国能对奴隶好那么一点点不是让奴隶阶层感受到全然的绝望会是一丝火星就被点燃吗?
    至于说吞并齐国很顺利不是老智家一直以来一步步努力完成的目标吗?
    摆明了就是老智家比其他人做了更多准备上也足够充分轮到即将完成既定目标被认为是老天爷给面子岂不是在否认为之奋斗那些人的努力?
    应该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定义智瑶选择时机的正确去体悟他在布局上的能力。
    智瑶其实挺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不是搞什么发明创造也不是指挥军队上面有多么厉害大局观上的优势罢了。
    齐国不会灭亡他们的公族中会被挑选出一个人当国君只不过是成了一城之君。
    “便由公孙夏即位罢。”智瑶随便说出了一个人选。
    司马穰苴问道:“安置何处?”
    反正不能是“临淄”同时也不能是太繁华的地段。
    智瑶说道:“可安置‘无棣’城。”
    这一座城在“临淄”的北方大河改道之后被摧毁后来智氏尝试修葺起来完成了一部分。
    司马穰苴还是没有反对意见。
    齐国跟卫国不一样首先是历史底蕴方面齐国更足归还“临淄”会给智氏形成比较大的威胁产生威胁对智氏不好其实对幸存下来的齐国也不好。
    道理不复杂残存的齐国不搞事还能继续祭祀祖先一搞事就是逼着老智家将事情做绝。
    那个公孙夏跟公子顽是同一性质血缘关系上跟嫡系离得太远并且还没有什么号召力。
    智瑶这么搞也是一种常规操作了。
    周王室分封之初有三千多个诸侯国后来数量一再减少内战被灭的诸侯国战胜国一般就是选个无关紧要的战败国血脉留作祭祀。
    在“临淄”处理了应该处理的事项之后智瑶便离开了。
    这一次对各地的占领武力只是一种辅助各种民生的处理才是重中之重。
    智瑶在“马径”会合了一大批愿意给老智家效力的原齐国贵族开始了自己在各地的巡视。
    愿意投效老智家的人还是占了多数只是他们算是比较晚上车很难有什么一步登天的机会了。
    像是崔氏他们固然是第一批倒霉及时看清楚局面原地跳反立刻混得风生水起。
    齐国内部对崔氏当然有意见只是有多么大的恶感倒是未必。
    说到底晋国和齐国都是周王室下面的分封国真的要论起来他们首先同样是周国人什么晋人或齐人就是一个地域上的区分。
    说了不那么恰当的比喻周才是国家晋或齐顶多就是个行政区。
    正是因为大家首先是周国人互相兼并也就更具备合理性。
    换作是对上楼烦、林胡那些?看看有史可查的记载就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不止会杀光他们的高层其余人最好的下场也是成为奴隶几乎没有第三条路能选。
    所以排外什么的自古有之啊。
    “那就是智氏的宗子我未来的效忠对象?”章涂心态还是变得挺快的。
    现在的民族观念比不上家族观念效忠个人才是主流不是忠诚于国家。
    谈不上什么思想的先进或落后哪怕是到了长久的以后效忠个人无视国家的例子也是大把。
    让章涂心态快速改变的原因很现实他所在的家族基业已经得到充分的保证也就是不会成了别人家的。
    贵族要的挺多同时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满足重新抖起来则是必然恢复贪得无厌的嘴脸。
    索取更多利益是所有生物的天性从拥有智慧的人到一颗盘根在泥土里的草不会有任何的例外。
    智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