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5章:这是对付智氏的绝佳机会(第1/3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智氏在十五年之内连续扩张扩张的过程中还没有生出太大的乱子兼并中山国和卫国之后能够保持平稳关键的步骤只有那么一个也就是智瑶释放出来的军功制!
    什么意思?就是有人立功不管功劳多小功劳就是功劳并且会得到应得的那份物资奖励功劳一旦足够会有属于自己的土地。
    优先保证了内部的好战热情再来便是将好战引导向正确的方向对外征战可以立功在内剿灭不轨之人也是立功。
    那一种大环境之下哪里都是一种互相监督的环境有谁想搞事情得不到支持相反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摘走他们的脑袋换得奖赏小乱或许会发生爆发大乱则是没有可能。
    智瑶将立功的人他们获得的土地分配去一个地方。这些人只有在智氏的统治下手里的田契才算合法有效换了一名统治者就会让田契变成一张废纸。
    因为那种“契约关系”的存在有恒产的人天然就是智氏的拥护者他们在哪都会变成智氏的眼睛也是维护智氏统治的帮手。
    一旦这些人被分封到新占区他们不但会是天然的卫戍部队成员并且比谁都不想敌人成功反扑抢走他们已经得到手的土地。
    智瑶会再派去村长、乡长以乡长、村长以及相关属僚加上获得土地的老智人形成一条统治链一块联合起来管控也是融合占领区的新智人。
    智人?称呼听着好像怪怪的。称呼就是这么个称呼类同秦人、赵人、魏人、韩人、齐人、楚人……等等。
    “崔健可为家大夫其子任‘谭’之邑宰。”智瑶知道什么叫千金买马骨。
    站在齐国的角度崔健无疑是叛徒外加小人。
    可是换成站在智氏的角度崔健立马就变成有功之人了。
    成为智氏的家大夫代表着也能够有自己的城邑并且还能享受到“我的土地我做主”的权益。
    家大夫跟其他拥有大夫爵的贵族有着区别仅是区别在于爵位不获得国家层次的认可一旦为之效力的那个家族败亡所有的一切也将失去。
    当然了那是很久以前的规则后面的形势一直在变。
    比如范氏和中行氏相继在晋国除名两个家族的一些家大夫在投降后保留封地与城邑只是换了一个服务的对象。
    规则出现变动的直接后果就是贵族的附庸(家大夫)在遭遇入侵时不再誓死抵抗开战之初直接跳反的事情还没有谁当出头鸟战事进入到劣势阶段出现望风而降变得比较普遍。自然也依旧存在与主家共存亡的附庸只是跟以前一比所有附庸顽抗到底的现象真的不存在了。
    为什么总有人说礼崩乐坏不单单是周天子说话变得跟放屁一样还体现在其它原有的规则被打破了啊!
    智瑶也在破坏规则干的事情却是将原本非常高端的事业惠及到更多人身上使之变得比较普遍。
    原本拥有土地是人上人的特权。
    现在拥有土地还是作为一个人上人的象征。
    出现变化的是以前获得的土地起码是四周边长几里变成拥有十几亩、几十亩、上百亩的人数量一再勐增一下子让人上人原有的逼格下降太多太多了。
    这还是智瑶收着来要是不论出身搞均田哪怕是拿出智氏的土地进行分割恐怕瞬间就要变得所有贵族的敌人了。
    至于说智瑶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别看他是这个历史版本中第一个这么做的人从一个现代人的角度无疑是在看待早被历史证明正确的做法。
    不用讲得太复杂仅仅是一个“增加生产热情”的说法就足够了。
    如果写得水一些切换一下人物视觉用处于变革时代又获得土地人他剧情去描写基本足够水上四五章。
    某天高无邳自杀的消息传到了智瑶的耳朵里。
    那一瞬间智瑶的脑海中出现了公孙青在城墙上纵身一跃的片段心里感慨地想道:“姜姓吕氏不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