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2章:别装了,都不是好人(第1/3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晋国的两个军团集结在“大荔”并不显得拥挤。
    这个是筑城的地方会选在地势相对开阔的地方再来周边肯定要有提供农耕的土地不然仅是依靠外部供养当地的生活成本会高到离谱。
    目前晋国与秦国的边境并不是只有一座“大荔”城再往西还有“辅氏”过了洛水则是几百里空无人烟的旷野了。
    曾经这里是有一个叫“芮”的国家后来在秦穆公时期遭到兼并更后来土地被晋人占了。
    数百年的纷纷扰扰有太多的周王室分封国被兼并他们先后被遗忘。
    比如智瑶率军离开“大荔”渡过洛水之后他们脚下叫作“彭戏氏”的土地就曾经属于戎人更西边则是被称呼为“荡社”“荡社”也是戎人的一支他们全是被秦军所消灭的势力。
    那些都是秦国东出沿途消灭的势力。
    之所以说是势力主要是戎人并没有建国以部落形式分散过着逐草而居的生活。
    后世说起分封都觉得周王室是在干自取灭亡的蠢事忽略了诸夏大地原本有着太多的戎人和狄人又遗忘了这些狄人和戎人正是被周王室的分封国一个个所消灭才有了后来被称之为“诸夏”的文化在这片土地成为主流土地上的人也是换了一茬又一茬。
    自然了遭到异族消灭的分封国也不少只能说诸夏文明的存续显得挺容易的。
    正儿八经地来说恰恰是有周王室的分封才有了被称为“诸夏”的族裔拿命去开拓生存空间哪怕后面有些分封国壮大起来他们再怎么互相不断地攻杀真不能说分封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有些人不理解春秋时代的贵族为什么会那么牛逼一提起贵族脑海里不是各种奢华就是穷凶极恶全然忘记正是这些人的家族带头抢了异族的土地再带人将那片土地开荒出来。
    拿智氏来说出现得比较晚又是作为荀氏的小宗别忘记智氏在“长狄”的经营使得这片土地成为诸夏文化体系下的一片土壤。
    以为智氏是很轻易就拿下“长狄”的吗?并不是的。
    智氏经营“长狄”期间每天都在死人有的死于跟狄人的战斗有的因为水土不服而死去或是死在野兽的袭击付出的代价可能不大不能将这些代价全部无视掉。
    现在那片土地是智氏所有某天则是会变成大家拥有。
    其余地方也是一样或许一时间会让某个家族得利土地总归还是会属于后人的福利谁都有可能去享受“先人”开拓的成果。
    所以了一开始有“氏”的家族真不是什么负面相反是一种他们应得的荣誉。
    开拓期间指定不是只有一个家族几个人获得好处要不然大夫家大夫怎么来国人又是怎么出现的?说白了就是这些人抛洒了热血与汗水一样获得了努力之下的回报。
    所以了没有谁的忠诚是平白而来他们之所以效忠家主某种程度上是保卫一起努力来的成果。
    “这片土地一直没人还是后来秦人被打得缩回去晋国一直忙于跟楚国争霸使得土地的开发就这么被搁置呢?”智瑶站在战车之上一眼看去到处都是植被的旷野。
    赶路嘛智瑶毛病了才骑马乘车舒服多了。
    现在到处都是一片绿色并不是一眼看不到尽头的黄土。
    某天这片土地变成布满黄土大河也要被改称为黄河了。
    过了洛水来到西岸位处渭水北岸真的就是一片空旷数百里之内一座城邑都没有。
    更早时间之前会有属于白翟狄人部落来到这里放牧后来晋国在“大荔”以北的洛水东岸连续筑城确认土地归属权之后立刻拦住了白翟的南进。
    在晋景公当政时期秦国又跟白翟、赤狄结盟进犯晋国一下子惹毛了晋人晋人很直接将位于晋国东北面的赤狄打死连带秦国和白翟也遭到了极大的削弱。
    从那之后秦国缩回去了西边白翟更是丝毫不敢再靠近晋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