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6章:令人害怕的智瑶(第2/3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楚范蠡想做什么又是在做什么甚至还清楚范蠡到底是个什么成份。
    范蠡暂时不明白的是智瑶为什么要表现出来大部分精力因为其它事情好难集中精力去思考智瑶究竟要做什么。
    轮到双方作别越国的队伍进入卫国的地界范蠡得知晋军在“陶丘”驻扎又有另外一支晋军在“蒲”同时宋国已经开始举国动员过去快二十天才对智瑶相送又讲那些话有点恍然大悟。
    那是吴国介入了晋国与宋国的纷争同时吴国展现出了另一面的疯狂结合范蠡扮演的角色和勾践的为人智瑶进行了某种层次的预言。
    吴国是崛起了没有错误并且因为先后吞并徐国和钟吾国又从楚国那里抢了钟离国全境和夷虎的部分疆域实力是壮大了许多。
    可是呢?吴国崛起速度非常迅猛问题是过去的时间太短他们到目前还是使用高压政策在对待遭到吞并的列国遗民看上去不像是消化了胜利果实该有的模样。
    真的吴国崛起的速度太快还是那种到了亡国边沿又突然阔起来的状况要说底蕴那真的是太过缺乏。
    潜力?看看吴国所处的位置再研究一下当地的历史结合农业、技术业等一些产业来进行判断会发现当下的吴地几乎没什么潜力可言。
    没开玩笑仅以城邑的数量就能得出相关结论。
    在春秋时期城邑的多寡就是软实力的一种体现代表着开发了多少可用有产出的地盘。
    吴国本身的城邑数量一直很少黎庶大多居住在“邦”里面并且这些“邦”有相当数量是在山林之中。
    山林啊?靠山吃山的现象挺真实受限于地形的困扰很难开展什么农耕。
    其实没有崛起之前的吴国也就那样崛起之后的吴国则是手握着长江下游的平原。
    比较可惜或者说令人看不懂的是吴国君臣没有想要去开发那片平原固然因为那片平原到处树林的关系可是真的有心开发不至于没有丝毫行动的啊。
    范蠡要出卫国地界时期讶异地发现卫人沸腾了起来一打听才得知晋国将原属于曹国的部分城邑划给了卫国。
    与此同时鲁国也获得了本属于曹国的两座城邑。
    那么就是说宋国最后还是怂了没有出兵正面与晋国为首的联军交战。
    然后晋国很奸诈地拿本归于曹国的城邑去奖赏卫国和鲁国的恭顺某种程度上也是加强卫国和鲁国同时亦是制造卫国、鲁国和宋国的矛盾。
    宋国就是为了地盘和人口才灭掉曹国的对吧?
    搞到最后晋国出兵占领了曹国大片疆土又将到手的城邑划分给了卫国和鲁国就问问宋人能不能甘心!
    “何人手笔?”范蠡过了几天才知道答案。
    “传闻智伯乃是平庸之人必是传闻有误!”范蠡真心觉得智申这一手邦交玩得简单直接并且有效。
    哪怕卫国和鲁国清楚便宜不会白占到嘴的肉也会毫不犹豫地吃下去的。
    时间到了春秋晚期好多玩法还没有出现。
    另外有便宜就占在诸侯之间是一种主流。
    那种毛病到了战国晚期依旧改不掉才有了赵国明知道接受上党会跟秦国对上还是咬住就不松口了。
    范蠡进入鲁国一样看到了鲁人的各种欢腾。
    他对随行的人说:“晋得复霸业也!”
    执宰天下本就是霸主国的一项权利其中就包括为诸侯分肉类似的事情晋国曾经没少干。
    宋国要是在后面攻打卫国和鲁国两国还不能恨晋国应该做是尽力跪舔换来晋国的援军相助。
    晋国拿了宋国的战利品分割给卫国和鲁国增加了宋国的敌人得到两个不得不靠拢过来的小弟缓冲区也就出现了。
    现在人们的观念很直接国家强大也就强大了有没有小弟小弟的数量有多少其实才是不是霸主的一种评价标准。
    类似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