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9章:到底谁才是脑子有坑(第1/3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鲁国是周公旦的后裔之国还是从别人那里抢来的国祚顺道灭掉旳分封国不是一个两个严格来说有点立国不正。
    当然了因为周公旦没有抢侄子的天子位再来是也灭掉了一些异族的国家一美遮千丑的趋势下好些污点是能够被无视掉的。
    后面鲁国受于先祖周公旦的庇护甚至是周公旦在鲁国传承的一些周王室权柄哪怕没有出过多少明君也能将小日子过得肥美直至齐国成了区域性强国才让鲁国的小日子开始变得糟心。
    说鲁国和齐国是世仇一点没错双方爆发的大战不止一次后来更是因为盯上了相同的小国使得两国之间的矛盾一再增大。
    按照道理来说继承了周公旦在周王室权柄的鲁国他们应该比谁都维护周礼事实证明鲁国君臣不傻很清楚不图强就将被时代抛弃的真理嘴巴里喊着恪守周礼对待其他诸侯也能一直逼逼叨偏偏偷鸡摸狗的事情自己没少做。
    用现代一句话舶来的“口嫌体正直”很能描述出鲁国的所作所为简单一点就是他们很双标。
    智瑶着实不理解一点齐国越乱乱越久不是对鲁国的好处更大吗?
    “他们该不会以为公子阳生上位后还会是像拼搏阶段的言听计从吧?”智瑶知道一点哪怕现在公子阳生对鲁国也不是言听计从。
    一个对外国势力言听计从的国君坐不稳君位别提消除叛乱后的齐国远比鲁国强大这一点。
    鲁国本身比齐国弱小他们哪来的信心能控制住成为齐君之后的阳生呢?
    正在发生的事情也就是鲁国支持公子阳生曾经发生在秦国支持晋文公重耳身上过。
    当时的晋文公重耳带着一些人在秦国避难秦穆公发现晋国内乱很严重觉得有机可乘随后秦国支持晋文公重耳回到晋国并成为国君。
    成为国君的晋文公重耳没有如秦穆公希望的那样对秦国言听计从。晋文公重耳选择的是假装恭顺麻痹秦国默默发展晋国直至某天突然爆发。
    晋文公重耳并不是在干什么忘恩负义的事情本身是秦国对晋国不怀好意乃至于秦国从实际行动上一直在对晋国攻城掠地他不反击的话还能是直接将晋国的国祚双手给秦国奉上?
    “鲁国不是除了周王室之外唯一一个有图书馆的国家吗?他们能够接收到各国史官的记录不可能忽略掉晋文公与秦穆公的往事。难道他们以为自己比秦穆公更牛逼?”智瑶心里觉得有点好笑。
    要说当时秦穆公在位可是一度称霸秦国的的确确也是比晋国强。
    晋国后面发展起来是另外一回事了一直强下去跟一再扩张获得的土地有关何尝不是晋人的奋斗不休呢?
    所以秦穆公之后的秦国沉沦了很久土地一样是那一片土地轮到秦人奋发向上之后天下诸侯谁能抵挡?
    因此持有资源能够对竞争有助益决定胜败的永远是人啊。
    智瑶认定鲁国绝对会玩脱并且遭到的反噬会很大。
    “司马穰苴代表智氏站在齐君荼那一边事情干得有点倾向太严重了。”智瑶心想。
    作为齐国曾经的贵族一度也是得到高位的司马穰苴他肯定是拿齐君荼视作正朔的。
    目前齐君荼的势力有点弱智氏的站台或许是能够起到一些助益比如恐吓到公子阳生。可是一旦公子阳生这一边下定决心要打齐国的一统战争智氏不可能抽出太多的兵力东向。
    对智氏来说两个五年计划才是核心利益其它什么的都能暂时让道。
    一旦智氏给齐君荼站台然后齐国最后的胜利者是公子阳生势必会给智氏的声望带来负面影响。
    当然了智瑶给了司马穰苴权限智氏肯定不会拆司马穰苴的台。
    某种程度来说智氏支持齐君荼算是站在正义的一边同时也能让齐国的内战耗得更久一些代表智氏做出相关选择的司马穰苴不算失职顶多就是公私兼顾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