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章:迷雾重重(第1/2页)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现阶段的赵氏实在是太难了先有赵鞅独自攻打“邯郸”城后来又跟范氏和中行氏连番作战最后更是一头栽进了“沫”这个大坑。
    当然了那些都是赵鞅自己的选择与旁人的关系不大。
    一直到内战进行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智瑶才听到一个关于国君与赵鞅的传言。
    传言中赵鞅其实是为了恢复国君的权柄才有了诸多的布置而魏侈和韩不信某种程度上赞同赵鞅的选择三家才联合起来对抗范氏与中行氏。
    那么说的话范氏和中行氏就是站在反对国君恢复权柄的立场?
    “怎么事情越变越复杂呢?”智瑶觉得自己需要好好捋一捋。
    如果传言属实国君与赵氏、魏氏、韩氏就是一伙的?他们进行了各种表演再借邯郸赵扣留赵氏的五百户卫人发难为的就是将范氏和中行氏拉进坑里可能也算计了智氏只是智氏没有入局。
    智跞一直以来搞的事情不多要说那件事情的影响最大其实就是坑死了祁氏和羊舌氏近一步削弱了公族。
    自祁氏复立之后智氏全面低调了下去尤其是一再向赵鞅示弱看来那是智跞做得最正确的选择了?
    多稀奇的事情呀!晋国的“卿”竟然会想要加强国君的权柄一下子将从赵盾那一代“元戎”进行的事业进行推翻。
    看一看当今天下的形势好像赵鞅的选择也没有错误。
    原因是晋君失权致使卿位家族的倾轧更为严重近一步让晋国加剧了内耗对外变得越来越无力了。
    “有一名强势的国君是不是能够减少内耗呢?现在的各国君臣能从楚国和吴国身上找到答案的……”智瑶那么想可是怎么都不相信赵鞅能够有那么伟大。
    晋国的国君权柄加强以为赵氏会有好日子过吗?不可能的!
    卿位家族压制了国君与公族一百多年一旦国君再次得势做的事情必然是扶持公族再等公族重新壮大起来他们会清算以前的仇恨也就等于必然会找卿位家族算账!
    那么是不是赵鞅诓骗了国君主要是为了绕过智跞获得一些权柄呢?
    不管怎么样局势看着就是赵鞅有点玩脱了。
    行军途中智瑶一再找子贡、子路等人聊天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当下列国君主都是怎么一回事。
    比较令人纳闷的是智瑶发现子贡等人其实对列国的了解不多。
    好像也对?
    孔子得势之前在鲁国随后在得势阶段不可能乱跑要到失势之后才会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周游列国十余年的时间。
    智瑶比较失望地想道:“现在孔子被我邀请到晋国他们并没有去列国周游的经历。在这个了解信息不易的年代他们能知道鲁国、齐国和晋国的不少信息就算是有心了怎么可能知道更多?”
    要说诸夏列国中哪国的一国之君最有权力一定是楚国和吴国的君主了。
    楚国和吴国又是两种例子同样作为君主集权制度楚国走向了衰败吴国在极短的时间内雄起。
    同为君主集权制的楚国之所以会衰败争霸期间斗不过晋国是其一再来就是楚灵王之后楚国一再发生非正常的权力更替。以至于楚国也是一再内乱不止不止放弃了跟晋国的争霸后来连吴国都打不过了。
    吴国之前一再败给楚国最惨的时候五年内战死了三位国君随后楚国一再内乱让吴国抓住机会要命的还有伍子胥入吴又推荐孙武仅从军事角度而言一下子就迅猛地崛起了。
    在吴国崛起的过程中国君专权无疑是最大的特色之一全国能力量集中一处爆发起来自然是相当惊人。
    智瑶却是知道一点轮到夫差当权之后吴国的国君专权也将遭到痛击证明成也专政败也专政那么一回事。
    相关的思考让智瑶一路并不感到寂寞或枯燥一直行军到“牧”的时候夫僚带着姑布子卿过来了。
    “参见公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