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四章 赈灾(第1/3页)  农园似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余小草理直气壮:“皇上是为了他的江山千秋万代小郡王是为了圆满完成他的差事。你说说我是为了啥?不就为了多挣点银子让家人吃饱穿暖不受贫吗?咱们家十几亩地一亩粮食都没种。现在粮价多贵呀!地里蝗虫还祸祸着呢要想种上粮食至少也得明年开春有收获也得明年夏天。这近一年时间都得买高价粮咱家虽说赚了些银子也不够一家人这一年嚼用的呀!”
    柳氏想到镇上粗粮已经涨到一百多文还在一天一个价的向上涨着。家里囤积的粮食能吃到秋天已经不错了。这些玉米土豆虽说产量挺高可他们没有一分一毫的支配权全得上交给朝廷的。听小女儿这么一分析一家人的心变得沉重起来本来香喷喷的土豆吃在嘴里也没了味道。
    朱俊阳把众人的神色看在眼里他吃了一块红烧肉里的土豆慢条斯理地咽下去才开口道:“有道理!不过你漏掉了一点!”
    “哪一点?”余小草喊完以后舒畅了又大口大口地吃着酸辣土豆丝。前世这道菜是她的最爱百吃不厌。
    “你忘记还有爷在呢!”朱俊阳见她吃得津津有味也夹了一筷子塞进嘴里继续道“爷从来不亏待手下办事的人!看到院子里那两车货物了吗?一车白米一车白面!少说也得两千斤够你们吃上一阵子了吧?”
    余家人一听两千多斤精细粮食啊!以一口人一个月吃十五斤粮食来算家中目前大小加起来十二口人一个月就得近两百斤粮食。两千多斤的话足足够他们吃上大半年的!
    “小郡王威武!”余小草高兴得差点蹦起来在他脸上狠狠地啃几口。不过想起这可是古代要是这么做的话太惊世骇俗了。还是低调些吧!
    朱俊阳看着一副狗腿模样的小姑娘哼了一声又道:“爷是皇上亲封的赈灾大臣朝廷已经拨了钱粮很快就能分到各个州府。爷已经调查过了唐古镇是重灾区应该先紧着受灾比较重的地方救灾。”
    余小草担忧地道:“可是京城也受到波及国库能拿出多少粮食来?”
    “这就不是你能担心的了!”朱俊阳又吃了口酸辣土豆丝爱上了这酸辣可口的味道“船队已经起航近两年南方风调雨顺的粮食满仓。赈灾的粮食不会接不上的!”
    余家人听了这才放下心来对爱国爱民的皇上感恩戴德好话说了一箩筐。
    有了十几个免费劳动力余家的玉米三天就全部搓出来装进统一大小的麻袋里。十亩地一共收了近一万八千斤。也就是说亩产平均在一千八百斤。
    要知道现在的粮食产量很低麦子一亩地能收五百斤就是非常高的了。亩产一千八这说明什么?打个比方原本一亩地的收入能养活两口人的话那么现在的一亩地就能养活六七口!算算有了这么高产的作物何愁老百姓吃不饱肚子?
    余小草一家商议了一下决定按照良种的价格出售这些玉米和土豆。一斤玉米一百文一万八千斤玉米朱俊阳只收了一万五千斤留下三千斤给余家做种子和口粮。这么算来光玉米余家就有一千五百两的收入。土豆按一斤二百两的价格五千斤土豆就是一千两。
    虽说对现在的余家来说两千五百两银子还不如余小草珍馐楼一年的分红来得多。可是转念想一想十一亩地一年居然有两千多两的收入这绝对是大明朝的头一份。咳咳当然余家的早熟西瓜除外。
    现在除了小郡王带过来的两千斤细粮余家还有三千斤玉米和六七百斤的土豆再加上库房里那些囤积的粮食。余小草再也不用担心手里的银子因买高价粮而嗖嗖的离她远去了。
    余家的玉米和土豆没有受灾情的影响依然取得了大丰收而且产量都那么高!朱俊阳坐不住了草草安排了赈灾的事宜就拉着几车玉米和土豆往京城邀功!!
    赈灾的粮食三天后抵达津卫府府城。知府大人知道赈灾大臣阳郡王在唐古镇呢自然首先把粮食运往唐古镇。五日后一车车赈灾的粮食运到了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