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五十四节 封赏(1)(第1/4页)  我要做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爆竹声声辞旧岁总把新符换旧符。∽↗
    又是一年新年了。
    元德四年冬十月初一岁在辛卯。
    一年一度的大朝议如期举行。
    今年的大朝议更加特殊一些因为今年将是刘彻登基以来的首次全国大计。
    大汉帝国的数十个郡国上千的县治都要将他们过去三年的施政成绩和税赋清单上计长安。
    有人将黯然离开告别仕途也有人将获得青睐和提拔鱼跃龙门。
    当然这个事情暂时还不需要刘彻头疼。
    对天下郡国官吏的考绩工作将会持续整个冬天一直到夏四月才会结束。
    到那个时候谁过去三年干的不赖谁又应该受到惩处一切都水落石出。
    因此今天这个大朝议毫无疑问主要议题就是封赏马邑之战的立功将佐。
    这个没的说。
    皇帝不差饿兵。
    在古代中国想要让军队保持战斗力?
    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赏赐了!
    就连宋明两代的文官都知道短了丘八大爷的赏赐和军饷人家分分钟兵变给你看。
    而在秦汉两代天下最好的男儿最优秀的人才为何都挤破了脑袋也要挤进军队里?
    还不就是投军入伍只要运气不坏得胜归来就能得到票子、房子、妹子甚至土地、爵位和荣誉?
    司马法云:军赏不逾月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
    早在春秋时期。中国的军事贵族和统治者就已经知道了。
    想要士卒卖命给自己作战。
    那么就一定要重赏。
    而且是在战胜之后。就马上落实相关赏赐。
    让房子票子妹子跟土地爵位实实在在的落到了军队的士兵和军官手里。
    这样。百姓们就会踊跃从军士卒们作战也会非常勇敢。
    你要是赏赐不及时或者赏赐太轻了。
    呵呵……
    宋太宗在看着你……
    所以刘彻在等待例行的大朝议诸礼完毕后就首先开口说道:“朕闻功必赏过必罚此先王之圣行也!马邑之战。骠骑将军纵前将军驰前将军不疑等率军努力杀敌始有马邑之胜令朕雪高帝平城之耻功在社稷其令有司奏报有功将士名讳具其军功。奏于朕前朕当不吝以封侯之酬!”
    御史大夫晁错于是出列拜道:“臣错谨具马邑之战有功将士百四十五人。敬呈陛下御前伏请圣览!”
    这记录军功汇总有功将士。确实是御史大夫的分内职责。
    此番马邑之战几乎大半的随军军法官。都是御史大夫衙门的御史。
    此时中国的御史。可不是后世的清流只会嘴炮全无一点实际能力的废物。
    他们多数人都能骑得了烈马喝得了烈酒更背得熟军法制度熟悉军队条例。
    毫不夸张的说宋明的御史清流们在秦汉的御史面前一个能打的也没有!
    马邑之战中甚至有御史立下军功斩首匈奴骑兵的例子。
    而得益于白纸的规模化生产和普及。
    御史大夫衙门的军法官以及刘彻委派的尚书监军们得以能够首次详细到个人记载所有有功士卒和军官的功劳将他们精确到个体汇总起来呈报朝廷。
    晁错呈报的一百四十五位有功将士只不过是参战军队里功劳最多的一百四十五人。
    而且不包括司马以上的高级军官。
    因为按照刘彻改良的全新军法制度。
    汉军的高级军官与中低级军官军功计算方式采用两套不同的标准。
    在中低级的军官和士卒中依旧采用过去按照战功和斩首数计算军功。
    而高级军官们的功劳则用一个全新的计算方式。
    包括了他对上级命令的执行程度对上官指派的战术任务的完成程度以及斩首数等等综合起来进行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