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七节 考举开始(第2/4页)  我要做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念至此刘彻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开口道:“朕近日尝读史书见三代王治煌煌如日璀璨如星惜乎子孙不孝致有宗庙倾覆社稷崩塌朕常言:以史为鉴乃知兴替以人为镜方知得失朕观夏后、殷商、姬周之亡虽各有其由然根本一致!”
    “夏桀暴虐是有汤武革命商纣无道于是文王伐之幽王昏聩乃至于有烽火戏诸侯至于秦之亡以朕看来李斯赵高当负其责!”刘彻说到此处语速故意提高这是因为主流舆论认为秦的灭亡是因为它的残暴秦这个政权就是原罪正因为此所以汉室才会有到底是继承秦的法统还是周的法统的争论。
    但作为穿越者刘彻知道秦的灭亡其实就是赵高李斯破坏了秦的统治基础李斯与赵高搞的连秦本土的核心——关中人都抛弃了秦这样秦朝不灭就没有天理了!
    刘彻不想在现在就挑起一场思想大讨论所以他飞快的接着道:“朕以为各朝之亡归根结底乃在于没有得力贤臣辅佐倘若当商纣之时有伊尹在朝周幽之时周公秉政岂有宗庙倾覆之变?”这就是后世典型的论坛灌水试的说辞了但当此之时还没有人遇到过从这样的角度去阐述历史的人所以刘彻的说辞收到了奇效至少周亚夫与晁错都觉得刘彻没有说错什么。
    若商纣的时候伊尹当政纣王还没开始胡闹就得被伊尹关进宫里读书了。
    至于周公那可是流放厉王开创了共和执政的主!
    刘彻见到效果不错。于是就悲天悯人的长叹一声。道:“是以朕以为。治国之道首在得人!如何保证贤才尽为汉室所用。如何保证贤才能脱颖而出朕以为此乃关乎社稷长治久安宗庙稳固的大事卿等为丞相、御史大夫列为三公国家肱骨。社稷栋梁请就朕此议召集百官共商文武百官皆贤达良士明于古今王事必有能解朕惑者!”
    其实刘彻心里已经有了想法了。
    但作为皇帝很多事情。他不能亲自说出来得借别人的口来达到这个目标刘彻相信这个世界聪明人还是有很多的。一定有人能猜到他的想法!
    周亚夫与晁错闻言后都是顿首脱帽致敬拜道:“臣亚夫(错)谨奉诏!”
    他们两个是不会参与到这场汉室传统的猜猜皇帝想干嘛的游戏中去的。
    因为他们是三公猜对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万一猜错了……呵呵……
    周亚夫与晁错正欲拜别。回去准备一下传达天子指示的事情。就听得刘彻又道:“考举将至请丞相与御史大夫统治文武百官公卿贵族明日宣室殿议事讨论考举安排以及各有司衙门的准备工作!”
    这是肯定要讨论的事情。
    考举的具体事务这个好说早就交给内史和少府去安排了。
    但问题是这次录取的士子怎么分配怎么安排这才是需要扯皮和讨论的关键所在。
    在这件事情上面肯定会有衙门的利益受损。
    与其等考举以后各衙门扯皮还不如在考举开始前就把问题搞定任务分配下去。
    只要经过朝议后定下的事情各衙门是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克服困难去执行!
    “诺!”周亚夫与晁错深深一拜。
    刘彻于是站起身来道:“时间不早了两位爱卿回去准备吧!”
    “臣等告退!”周亚夫与晁错深深一拜。
    ………………………………………………
    当天晚上刘彻又下了一道训令用印之后由少府发往全国各地的郡守衙门。
    这道训令是刘彻白天明发的那道诏令的补充但它并不会出现在大众眼前只会出现在县令以上官员的办公文案上。
    这道训令的内容是这样的: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今两千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亡所乐非所以导民也!《诗》不云乎‘民不失德干糇以愆。’勿行苛政。
    这道训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