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一十三章:大战落幕(求订阅!)(第1/2页)  抗日之铁血兵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千零一十三章:大战落幕(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经过三天的艰苦谈判马峥所部终于同华北方面军达成停火协议内容主要包括日军从北平撤兵将北平及其周边地区安全移交给马峥所部而马峥所部则是要保证四万日军以及两万侨民的生命安全。
    同时双方还规定待日军撤出北平城之后马峥所部在三日内不得进行追击三日后则是各凭本事。但是为了保护北平城的文物和古迹马峥所部要求日军除了必须的武器装备以及弹药之外严禁携带任何东西包括文物字画以及工业设备必须全部留在城里。
    当然了为了保证双方都能履行约定中日双方指挥官必须以军人的名誉发誓且登报公开谈判内容。除此之外双方各留一名高级军官到对方的阵营以作人质。
    由于此次谈判是在全国民众的关注下进行的日军大本营也不希望冈村宁次这样一个方面军司令官死在北平因此在履行约定的时候都很痛快。
    11月30日日军侨民先行撤离两万余侨民在大约一个大队的步兵的保护下从北平城撤出前往天津港口以及火车站在那里将会有日本的军舰以及武装商船、游轮等待他们而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则是山东济南。
    经过中国方面的连番打击山东、河南以北日军基本上被消灭了现在还处于日军掌控范围内的地盘只有山东和河南一部了相对而言日军在山东的势力要比河南强上一些因此山东便成了日本侨民唯一能去的地方了。
    与此同时为了显示诚意在日军的监视下城内的十万居民被放出北平城。
    12月3日城里的日本侨民全部撤离而北平城里的居民也被放出四十余万。
    日本侨民撤离之后便是军队开始撤离最先撤离的是第110师团的残部随即便是第26师团残部。
    而在日军撤离北平的同时马峥所部大约一个团的工兵开始进入北平城按照日军提供的地图拆解地雷和炸弹。
    双方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交接直到12月8日交接才全部完成当冈村宁次带着最后一批日军撤离北平之后马峥则是指挥部队进城。
    12月9日马峥所部在北平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向全国报捷。
    消息一经传出全国振奋一时间关于整个华北大反攻的报道整篇整篇的出现在全国各大报纸上尽管此战没能全歼华北方面军也没有干掉冈村宁次但是依然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战绩。
    经过连篇累牍的报道马铮、卫立煌、阎锡山、朱老总、彭总刘等人的名字一下子变得全国闻名之前已经是全国有名的抗日英雄的马铮现在更是几乎成了战神的代名词不管是国民政府还是延安方面控制的喉舌对于这位年仅31岁的年轻将军几乎全部是赞誉之词。
    而光复平津以及河北之后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大震这与美国在东南亚战场上的大溃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此同时规模更大的援华提案很快就放到了罗斯福的书桌上。
    八路军的英勇表现不但震惊了美国人更是让世界为之震惊尤其这一次大战几乎完全是由八路军完成的所以八路军的名气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当然水涨船也高马铮的名气再一次响彻全中国他巨大的个人照片更是直接被英美等国的情报机关放到了罗斯福和丘吉尔的书桌上就连一向自傲的斯大林在看完关于马铮的资料后也是大发感慨称马铮是中国的好布尔什维克是值得广大的苏联红军战士学习的。
    此战也使得马铮这个年轻的将军再一次走入了美国总统的眼中为此罗斯福特意叮嘱中国远征军总参谋长史迪威将军一定要抽时间去一趟延安好好考察一下中共这个政党同时派出几个负有特别任务的记者前去中国北方采访一下马峥这个中国将军。
    不过这些事情暂时和马铮没有任何关系现在他还有很多烂摊子需要收拾。日军已经撤离了平津地区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