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八十三章:糜烂的战局(求订阅!)(第1/2页)  抗日之铁血兵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六百八十三章:糜烂的战局(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日军突进之迅速攻击之犀利远远超出了国共双方的预料尤其是出乎第一战区高层的预料。
    此时陷入被动的老蒋一方面调集部队增援中条山另一方面则是致电延安方面请求八路军予以配合作战以解中条山之危。
    接到重庆方面的电报之后延安的诸公顿时陷入了两难境地。配合***作战本没什么但是现在作战的区域却在晋西南而这里原本就是二战区的核心统治区域八路军在这里并没有驻兵甚至于连游击部队都没有这样贸然南下作战不但可能给战场后方的日军机会另一方面也会将部队陷入危险的处境。
    所以国民政府的这份求援电报让延安方面很是被动同意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于主力被消耗。但是如果拒绝出兵的话那就等于给了国民政府攻击的借口和把柄在政治上造成被动因此延安方面疑虑颇多。
    数日渐延安的诸公都在开会讨论但是却一直没能明确给与国民政府答复这也让外界舆论风向有所转变。
    然而就在此时中条山方向再次传来紧急战报此次出现险情的是北线阵地这里是曾万钟第5集团军和刘茂恩第14两个集团军的接合部日军的战略意图在于迅速攻占横(横岭关)垣(垣曲)大道直取垣曲县城对守军两个集团军实施分割包围各个歼灭。
    因此战役一开始日军即以重兵向横垣大道两侧猛攻驻守横岭关东北侧的赵世铃第43军、西南侧的高桂滋第17军同时遭受日军重兵打击。
    激战至8日拂晓第43军十八坪阵地被突破堵击无效。军长赵世铃下令放弃阵地撤向望仙庄一线。第17军虽依靠工事和有利地形进行了较为有效的抵抗终因左右两翼皆被敌突破不得不退出防线。
    日军则在一举突破守军防线后当即兵分两路一路沿桑池、贾家山、杜村河南下。一路沿亳清河南下经皋落、长直、王茅直取垣曲县城。最重要的是日军在伞兵部队配合下占领黄河岸边的垣曲县城截断了与黄河南岸的联系。日军实现了中间突破计划中国军队被分割成两半。
    很快日军的内层包围圈完全形成中条山守军黄河沿线的补给线和退路全被截断。
    第一战区司令部鉴于济源、垣曲间各主要渡口渐次被敌封锁第14集团整个补给线中断的事实命第14集团军阳城以西部队主力迅向沁翼公路以北分路转移以旋回钻隙战法打击敌人侧背。
    同时鉴于第10师与第98军接合部之二里腰亦被约二千余之敌突破。而邵源之敌亦向西北紧迫此时第14集团军三面有受敌顾虑于是第一战区司令部命令第14集团军各部在突围游击中向北撤退。
    话说刘茂恩的第14集团军原本是第二战区的主力部队被调归第一战区指挥后同样是战区主力这个集团军向来是被卫立煌当成铁杆主力和王牌部队使用因此防区范围较大。
    作战开始时第14集团军主要对付的是南部的敌35、21师团。而这两个师团主要的任务是向西攻占孟县、济源县以及王屋镇、邵原镇以达其封锁的目的而未作向中心攻击所以第14集团军开始曾以在沁水县以南下川地区的第15军、98军一部在横河镇西北的煤坪一带围攻敌33师团至该地的一部。
    当第33师团作向中心攻击后而西部曾万钟的第5集团军情况不明时卫立煌指示第14集团军主力向沁水、翼城公路以北转移就地补给另整态势。依此第14集团军令43军布防于垣曲以东的同善直至灵官庙的东西一线。15军布防于同善向北至舜王坪一线以阻止南路的敌独混第16旅团和21师团及西路的敌42师团。又令在沁水东北王壁镇的第93军进攻沁水之敌以接应集团军主力北撤。
    现在驻扎在南部济源至邵原公路一线的敌35、21师团开始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