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仙引归舟 莲池明堂(上)(第1/2页)  问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余慈不想董剡竟然将他摆到了这种高度一时哑然。
    另一边董剡断语既出也是心神激荡。
    当日神主交锋洗玉湖周边可是没有劫云阻隔视线的故而此地万千修士都是亲眼目睹了帝君法相立于中天指星布斗亿万里有如掌顾之间的无上神通法力。
    如今满天下都是轰传“渊虚天君”、“上清后圣”之名又以洗玉湖一方最甚。这么多天下来听得他耳朵都疼了。
    当时绝壁城中谁能想到当年凭着离尘宗的威名狐假虎威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是跺一跺脚北地三湖潮翻浪涌的大能?
    其实在最初招呼出口之际董剡已经有些后悔:第一声……或者是半声完全是凑着酒劲儿想在同伴面前逞一逞能耐和人脉。可真出了口才惊觉双方已经是天壤之别的差距。而且这么年过去余慈究竟性情如何也全是未知。
    待余慈视线转过来他更是莫名窒息生怕弄巧成拙丢人不说把命丢掉可就真叫一个愚蠢透顶了!
    然而此刻余慈和善的态度让他松一口气之余不免就有“与有荣焉”之感。
    这是当年绝壁城出来的人物!
    这是当年亲眼看着发迹的人物!
    这是当年曾与我并肩奋战的人物!
    此时董剡自然不会去细想当年更深层更真实的细节他只需要记住这份感觉就好了当然日后有机会一定也会和别人好好“分享”。
    随着船只深入芦苇荡也有不少轻舟小船往来划过上面的修士大都是醉醺醺的嘻笑高呼放纵自然看起来那位北海鲸王拿出的酒水当真不错。
    至于那些还清醒的眼神都是好奇中带着些疑惑只在灯笼和余慈脸上打转随即就主动移船让行。
    余慈倒是又想起一事:“对了那位北海鲸王是何方神圣?”
    前面曾悦只当听不见只是手上的灯笼又颤了两记。至于董剡则察颜观色见余慈确实不知方小心筹措词句解释北海鲸王的来历。
    至此余慈才明白那位北海鲸王名声当真响亮。
    说起鲸王还关联到余慈一位“故人”便是当年驭玄黄杀剑横贯北地时与谷梁老祖一并阻截他后又达成君子协议的平治元君。
    这两位都是乃是天下少有的豪阔人物——至少曾经是。
    全盛时期的平治元君一手举办的“平治宴”上仙真云集豪朋满座有如传说中的蟠桃会。
    北海鲸王也没有逊色太多他修为比平治元君还要差一筹只是小劫法境界辈份也更低但豪爽犹有过之向来都是一掷万金面不改色又生情直白坦荡喜结天下英才故而所到之处从来都是杯中酒满席上不空最是热闹。
    不过正是这两位“豪阔之人”先后都遭了灾。
    平治元君不必说得罪了罗刹鬼王一世繁华尽都凋零还要受那七情倒错之苦。
    至于这位鲸王前些年同样是得罪了强人不是别的正是北海上的霸主魔门东支的后起之秀林清渔。其中内情少有人得知不过堂堂北海鲸王连自家老巢都坐不住被迫来到洗玉湖避难却是人人得见。
    这位总算比平治元君好过一些没有受到什么难缠的伤势心境调整得也快这不没两年的功夫又尽复旧观。
    看芦苇荡中水波之上成百上千大大小小的酒坛正顺水飘流数百修士乘舟往来随手抄起一坛就是欢呼畅饮这种场面无贵贱之别无高下之分确实是让人心头大畅。
    能造出这等场面者岂是寻常之辈?
    余慈不由赞道:“真乃大豪之风。”
    “是余仙长的评点甚是恰当。”
    董剡抓住一切机会拍马屁但这话里颇有几分真心。在他看来北海鲸王固然是北地有数的豪强啸聚湖海自成一派但与身边这位相比份量似乎还要差上一些。
    就这样三人两舟往芦苇荡深处划去余慈随口和董剡说话又问起当年故人现状。
    他和千宝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