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2章 昭和维新(21)(第1/2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雍仁眼睛赤红死死盯着小畑敏四郎用颤抖的声音问道:“尔等欲打内战乎?”
    “殿下何出此言?难道您会反对陛下?”
    “不行不行我不能这么干干了我就是千古罪人”
    “您别着急我话还没有说完高松宫殿下可出任南洋总督等三笠宫殿下年岁更长一些出任南太平洋总督也未尝不可。”
    不听这些还好雍仁一听更慌了:“分封?这更是祸乱之源历代分封哪个有好下场的”
    “但如果不分封的话这些地盘就保不住了。”小畑敏四郎叹了口气“殿下是个明白人我也不藏着掖着说话目前陆军藩镇态势已成靠换人、靠换兵都是换汤不换药的做法谁坐在那个位置上都会考虑自身利益军人也是人也有心腹也有手下也有一摊子利益唯独皇族总还算是一家人代天子牧守一方最为合适陛下信不过他手下大将难道还信不过自己的兄弟手足么?”
    这句话雍仁无力反驳难道他能说皇族也有野心也盯着东京这个帝位?那岂不是不打自招?所以只能沉默以对。
    “堀君在改革中明确提出了要削弱皇室影响力今后皇族中将退役不能担任首相可皇室成员这么多军不能管首相不能做自然也要安排合适去处去地方是个不错安排。”小畑敏四郎娓娓道来“现在帝国版图这么大如果当成本土对待光靠东京发号施令根本管不过来分而治之是最恰当、最实际的选择这才能保持长治久安;倘若将其当成是殖民地一般对待要不了几年就会因为当地心怀怨恨而分崩离析英国在印度的统治不就是这么一事么?堀君为避免这个下场奠定帝国万世基业设计了一套特殊朝贡体系诸皇族分封之地就是特殊朝贡的体现只有皇族坐镇当地才能震服四夷。”
    雍仁叹了口气:“您知道的中国自汉代分封以来皇室下场一直不太好汉代有七国之乱晋代有八王之乱”
    “殿下顾虑没错但殿下忽略了一个事实中国历代分封都是裂中国之土而行封建故宗室怀有不臣野望一旦枝干强弱逆转就有大变;日本分封是裂非日本之本土而行封建若殿下出任印度总督您所能依靠的还是本土派遣之兵这些官兵基业在本土、家眷在本土如何肯为殿下取东京之大位?殿下要将印度实力纳为己用至少要将治地本土化至少要引入本土子民巩固之这就是个漫长过程不怕殿下有雄心就怕殿下没雄心。”
    小畑敏四郎说的很隐晦但雍仁马上听明白了:分封到印度后只有先把印度发展起来让印度上下日本化他才可能有机会对抗本土如果印度始终是殖民地或委任统治地是不可能支持他这种野心的。
    “倘若这一切成真岂不是岂不是”
    “堀君认为要想化远方之地为日本之地没有100200年根本办不到那时候别说是他连他孙子都是一团骨灰了何必操心以后之事?后世之烦恼就让后世之人去解决子孙们肯定比我们聪明即便如家康公这种雄才大略的人物难道还管得着几百年后的奉还大政?”
    “先生说得没错可惜我才疏学浅现在又是病躯之体实在有心无力。”
    小畑敏四郎微微一笑他知道雍仁听进去了否则也不会改口称呼“先生”不过这种事毕竟非同小可肯定要多斟酌一番他也不再逼雍仁而是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告辞:“殿下不宜妄自菲薄可以多考虑考虑微臣先告辞了”
    从御殿场离开后(富士山附近)小畑敏四郎连夜赶赴东京向堀悌吉汇报情况:“见到了秩父宫殿下不出堀君所料动心是动心了不过顾虑很多不敢奋力一搏。”
    “这是自然即便没有这个顾虑你我初次上门去劝说肯定也是要拒绝的他没把你赶出来已算是极为客气了”
    “那么这件事可为?”
    堀悌吉微微摇头:“没这么简单二重桥这位盯得很紧据说因为我上次去探视了一次木户大臣挨了一顿训。”
    “哦”小畑敏四郎忽然意味深长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